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通化华图 > 2021年幼儿教师招聘备考之幼儿与教师的关系。

2021年幼儿教师招聘备考之幼儿与教师的关系。

2021-07-22 17:55:31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通化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2021年幼儿教师招聘备考之幼儿与教师的关系。

  2021年幼儿教师招聘备考之幼儿与教师的关系

  一、幼儿与教师的相互关系★

  (一)儿童观

  儿童观是指对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观念之总和。简言之,就是社会或成人怎么看儿童,把他们看成是什么样的存在。对儿童的看法不同,对儿童的态度、教育的方法也随之不同。儿童观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没有正确的儿童观就不可能产生优质的幼儿教育。

  (二)现代儿童观和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现代儿童观认为: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证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这一儿童观的新发展带来了20世纪中、后期儿童教育令人鼓舞的发展,特别是教育观念的深刻变化。为保障儿童的受教育权、发展权,教育不仅在量的方面飞速扩展,而且在质的方面日益优化,确立了现代儿童教育民主化、科学化、个性化的发展方向。

  (三)幼儿与教师的相互关系

  教师与幼儿的相互关系是影响教育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基于上述的儿童观,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幼儿与教师的相互关系。

  一个方面是从社会大范围来看,幼儿和教师都是社会的基本成员,其相互关系是平等的社会成员关系。尽管幼儿年幼弱小,但丝毫不影响这一平等关系。这种平等的社会成员关系是幼儿园所有人际关系中首要而基本的关系,是幼儿和教师相互关系的基础。

  另一个方面是从幼儿园小范围来看,幼儿和教师的关系是“师生关系”。社会保障幼儿地位和权利的责任具体化为教师的义务和职责,教师成为幼儿生存、发展、学习等权利最主要的维护者,幼儿则是被保护者;教师作为成熟的社会成员,是代表国家意志的教育者,幼儿是身心均不成熟的、正在发展中的社会成员,是受教育者。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和幼儿又不可能是完全平等的。不认识到这一点会导致教师的失职,导致教育上的放任自流。

  二、幼儿与教师的相互作用★★★

  (一)幼儿的发展

  1.幼儿的发展要靠个体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

  幼儿发展的个体因素,包括个体自身条件中的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先天因素主要指遗传素质。遗传素质的差异可能带来幼儿发展上的差异,但一般来说,正常幼儿的遗传素质差异并不是很大,对幼儿的发展也不起决定作用。

  后天因素是幼儿自身的全部先天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与遗传素质相比,后天因素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比如,幼儿的身体强健程度、智力水平、个性等。

  环境因素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外部因素。它包括幼儿所在的环境中一切影响其发展的外部条件,如家庭条件、幼儿园教育质量、幼儿的生活环境状况等。

  环境因素与幼儿个体因素作为影响幼儿发展的两大要素,二者作用不同,但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2.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在活动中实现的

  (1)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幼儿是在与环境积极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的,这一相互作用过程就是活动。幼儿园里每天进行的各种活动,如体育活动、生活活动、游戏等,都是幼儿与环境中的不同对象(如玩具、老师、同伴等)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这些活动,幼儿是不可能发展的。

  (2)幼儿的活动

  幼儿的活动可大致分为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两类。内部活动是指不可见的幼儿的生理、心理活动,外部活动是指可见的幼儿的实践活动。内部和外部的活动实际上是不可分割、交融在一起进行的。无论哪种活动,幼儿都是活动的主体。

  (二)现代社会儿童发展上出现的一些特点

  1.儿童生理发展的加速现象

  儿童生理发展的加速现象是指儿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更新,其身体的生长、发育速度加快,逐渐早期化的现象。生理的发展加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长加速,如儿童的身高、体重比过去有明显的增长;二是儿童的成熟加速,如性机能的发展。

  2.儿童心理方面的变化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儿童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此引起儿童心理的种种变化是幼儿园教育需要认真面对的。

  儿童的生态环境首先是家庭环境,这是儿童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的基地。家庭变化中对儿童发展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居住条件和环境的变化、家庭生活水平的变化等。近年来,市场经济使得家庭的变化加剧,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教育生活。

  此外,社会上对高学历、高薪酬的过分追求,也对幼儿园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幼儿成长的压力加大,身心健全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

  (三)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

  1.教师“教”的活动

  教师的“教”,就是教师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教”的活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直接“教”;二是间接“教”。

  (1)直接“教”的方式

  直接“教”的方式是指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把教育内容传递给幼儿。例如,幼儿园作业课上使用较多的就是这一方式。一般来说,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采用这一方式是比较适宜的:对幼儿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规定必要的行为规范、行动规则;教给幼儿必需的知识或概念,某些技能、技巧等。

  直接“教”的优点是:教师直接“教”的时候,教育内容、方法、步骤等都按照教育目标进行了精心准备。因此,这种方式清楚明确、系统有序、省时经济,而且教师操作起来有一定的模式可循,即使是新教师,也能较快地掌握操作方法。其缺点是:由于幼儿缺乏知识和经验,对言语的理解能力又有限,因此对“教”的内容不容易真正掌握;教师与幼儿之间难以双向交流;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少,其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

  (2)间接“教”的方式

  所谓间接的“教”,指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

  间接“教”的优点在于:能较充分地发挥幼儿的自主性;适合幼儿好奇、好动、好创造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交往机会大大增加;接近幼儿的生活。其缺点是:获得的知识、经验容易陷入零乱、琐碎、表面、缺乏系统的境地;间接指导比直接指导困难得多,对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3)教师是“教”的主体

  教师是“教”的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在备课或活动准备阶段,教师以幼儿为调查研究的对象,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兴趣、需要、经验等来计划活动,制订教案,创设环境;在上课或活动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并根据幼儿的反馈主动调整“教”的内容、方式,调整环境,控制活动的进程,控制整个教育过程的走向,引导幼儿向着目标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教”的活动中,教师是“教”的主体,而幼JL,贝tl是教师“教”的对象,是教育的客体。

  2.幼儿“学”的活动

  (1)幼儿是自身学习的主体。

  无论教师直接地“教”还是间接地“教”,幼儿都是自身学习的主体。对教师所教的内容,幼儿是否接受、接受到什么程度,主要依赖于幼儿的兴趣、经验、认知能力、情感等,而不是取决于教师的意志。

  (2)幼儿的“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①接受学习。所谓“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技能、概念等的学习方式。如果幼儿能发挥主体性,学得有兴趣,能将教师传授的东西积极地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而不是死记硬背,那么幼儿这样的学习就是主动的、有意义的学习。

  ②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体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在幼儿期,这是比“接受学习”更适合幼儿的一种学习方式,特别有利于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如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发展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主动参与的积极态度等。

  (3)影响幼儿学习的内外因素

  影响幼儿学习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家庭条件、幼儿园教育水平、幼儿园的环境条件、物质条件的好坏等。影响幼儿学习的内部因素主要有两方面,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四)促进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策略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应当是在教育过程中一直起主导作用的一方。这一主导作用表现在,无论是直接“教”还是间接“教”,教师都始终控制着教育过程的方向,引导幼儿向着教育目标要求的方向发展。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幼儿是学习主体并不矛盾,教师的主导作用正是通过激发幼儿主动学习,引导和促进幼儿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体现出来的。

  2.直接“教”时要注意的问题

  (1)变单向的“教”为双向的交流

  为改变教师单方面讲、幼儿只用耳朵听的单一模式,教师应使用启发式,多给幼儿发表意见、提问、师生讨论的时间;注意根据幼儿的反馈灵活地调整教育方法和自己的教育行为。由于集体上课的形式不容易创造足够的幼儿参与、师生沟通交流的机会,因此,必须多利用小组、个别活动,多利用一些生活环节中的大量机会,与幼儿相互接触、一对一交往。

  (2)变单一的言语传授为多样化的教育手段

  为改变单一的言语讲授,教师应当重视使用非言语的身体动作、表情等,如对幼儿点点头肯定、拍拍肩鼓励、微笑以示赞赏等;多使用简单有趣的直观教具和材料。教师具体形象的演示要和幼儿的动手操作相互配合,导入多样化的教育活动,特别是多种游戏活动,让幼儿除听之外,能有操作、练习、模仿、实践的机会,消化、理解所学的间接知识,并转化为自己的直接经验。

  (3)重视情感效应

  幼儿是否听教师的话、是否专心上课,教师对幼儿的情感态度是重要的因素。幼儿不喜欢某个老师,是绝不会好好听这位老师讲什么的。幼儿如果受到教师的批评、指责远远多于鼓励、表扬,其学习情绪、自尊和自信都会受到损害。

  (4)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因人施教

  幼儿极大的个别差异要求教师与每个个体有特殊的、不同于他人的作用方式,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因此,必须改变过多地使用集体活动的形式,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设计多种活动,让幼儿能按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适合的活动。

  (5)重视随机的“教”

  直接“教”的方式决不仅限于在正规的场合、在课上,灵活地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进行自然的、有针对性的“教”,往往更切合幼儿的实际,更容易个别教育。

  (6)直接“教”和间接“教”相结合

  直接“教”和间接“教”都各有利弊,而两者的优缺点恰恰可以互补,因此,两种方式应当结合起来使用。另外,在教育活动中,幼儿的学习方式是在不断变化的,“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不断地交替出现有时甚至交织在一起。由于这两种学习的性质不同,教师只有把直接“教”与间接“教”两种方式结合使用,才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学习。

  3.间接“教”要注意的问题

  (1)与直接“教”的方式相结合

  鉴于间接控制方式的弱点,如果教师恰当地结合直接的言语传授,在提高幼儿知识的准确性、明确性、概括性等方面就会具有明显效果。

  (2)教师正确的角色定位

  在使用间接“教”的方式时,教师主要是幼儿活动的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只在需要时才直接给幼儿一些解决问题的提示,提供一些帮助等。另外,教师不能对幼儿放任自流,或者忽视全局,忘记应担负的面向全体的任务,这是缺乏角色意识的表现。

  (3)环境应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

  间接控制方式是通过环境来实现教育功能的,如果环境不适合幼儿的需要,教育效果也就无从谈起从幼儿园现状来看,环境创设的年龄特征尚注意得不够。活动中满足幼儿个别差异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活动的形式、内容、材料的多样化,教师指导的个别化、个性化。对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更要求教师精心地、有针对性地提供材料和玩具,帮助他们建立与他人的良好关系。

  三、如何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一)用无私的爱消除孩子的戒备心理

  从家庭到幼儿园,幼儿的生活环境,所接触的人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幼儿能否顺利适应新的环境,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与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幼儿教师是幼儿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化的“权威”,教师如何对待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如何,都将会影响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幼儿刚离开朝夕相处的父母,进入一个陌生的学习环境,他们难免会感到焦虑、担心和恐慌。教师应当理解幼儿的这种表现,要对幼儿多一分爱心,多一分耐心,时时以亲切的态度对待幼儿,和蔼可亲地与幼儿说话。对幼儿的哭泣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大声训斥。慢慢地幼儿对教师的戒备心理消除了,他们会很自然地融入到新的集体生活中。

  (二)尊重孩子,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

  孩子的生活经验少,知识贫乏,但他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和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在以往的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孩子则成为盛装知识的容器。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教师总是努力要把自己的思想、知识、经验传授给孩子,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没有自我,情感、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师的操纵中被压抑着,教育活动的效果肯定不佳。因此,教师应尊重孩子,平等对待每一个核子.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1年幼儿教师招聘备考之幼儿与教师的关系。】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面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