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2 14:48:36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双辽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2022国考行测备考知识点语句排序
语句排序题是将一篇相对完整的文段顺序打乱后加上编号让我们重新排列出来的一类题。这类题与片段阅读题目相比,更注重考查我们对行文脉络、分句间逻辑关系等知识的掌握,有一定难度,而且也比较耗费时间,这是许多同学们的痛点之处。但这类题技巧性比较强,主要采用排除法,掌握以下的知识点和技巧能让我们事半功倍,顺利得分。下面我们一起来揭开语句排序题的面纱。
题型识别:
将以上几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从形式上我们也可以很快地判定语句排序题)
解题思路:
第一步,从选项入手,观察选项定位首句。
第二步,观察选项差异、寻找原文信息,捆绑邻句。
第三步,进行关联验证。
解题技巧:
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
不适合作首句的有以下几类:
(1)补充类描述:也就是说、可以说……
(2)否则、不然等引导的反面论证:否则、不然……
(3)指代类描述:这、那、这些、那些、此、他们……
(4)关联词的后半部分:而且,但是,因此…….
(5)结论词引导的句子:因此,所以……
适合作首句的有以下几类:
(1)引出话题
(2)定义表述
(3)话题概念范围:概念范围大者比小者适合作首句
【例】
①男生为什么可以看起来那么普通,却又那么自信。
③学校里的男孩们考试考了60分,就感觉已经拥有了全世界
①句中的“男生”话题概念范围比③句中的“学校里的男孩们”话题概念范围大,因此①句比③句更适合作首句。
当首句没办法确定的时候,就到了我们的第二步。
第二步,理解内容,关联验证。
一、话题一致
(1)借助关联词判别话题一致
【例】①才算是完全成熟的国家
②另一方面,它使某种不够一个国家的东西变成了一个完全的国家
④一个国家只有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
⑤一方面,它显然只是承认某种已经存在的东西
①句中有关联词“才”,④句中有关联词“只有”,话题都围绕“国家”,因此④①捆绑。②句中有关联词“另一方面”,⑤句中有关联词“一方面”,话题都是围绕“它”,因此⑤②捆绑。
(2)借助代词判别话题一致
【例】①因为他红着红着你俩就黄了
②因为她蓝着蓝着你就绿了
③不要让你的女朋友有蓝颜
④不要让你的男朋友有红颜
①句中出现代词“他”,④句中“你的男朋友”代指的是“他”,因此④①捆绑。②句中出现代词“她”,③句中的“你的女朋友”代指的是“她”,因此③②捆绑。
(3)借助重复词判别话题一致
【例】②主要根据是《梁书》中关于五世纪时中国僧人慧深漂洋过海到达“扶桑国”的故事,认为“扶桑”即墨西哥
⑥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玛雅文明的源头是古代的中国文明,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扶桑国”说
②句中出现“扶桑国”、“扶桑”,⑥句中出现“扶桑国”,且⑥句中“最早提出这种观点”可以判断⑥句在②句之前,因此⑥>②。
二、行文脉络判别次序
(1)总分结构:提出观点-辅助论证
(2)分总结构:
辅证铺垫-提出观点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顺承关系
按照时间、空间、动作或事理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例】
①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②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③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①句中出现时间词“长大后”,②句中出现时间词“现在”,③句中出现时间词“小时候”,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应该是③>①>②。
掌握完上述的知识点和技巧以后让我们来看几个例题练练手!
【例1】①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土著们在语言和文化上表现出超乎想象的统一性
②他们没有航海设备,只有原始的舟筏,却在占据了将近地球三分之一面积的大洋中,找到了一个个孤悬海上的小岛
③他们有着相似的风俗习惯,在相隔极远、完全陌生的岛上,竟然可以用同一种语言进行简单交流
④原始的南岛语族,创造了航海奇迹
⑤这使得许多世纪后,“地理大发现”浪潮中驶入太平洋的西方航海家们惊异地发现,几乎他们每找到一处新的岛屿,都已有了土著们居住过的痕迹
⑥然后定居其上,传承和发展着自己的文化
将上述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⑤②①③⑥
B.④②⑥⑤①③
C.②⑥⑤④③①
D.③①②⑥④⑤
【答案】B
【解析】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四个选项首句分别为④②③句,我们发现②句中出现代词“他们”,③句中出现代词“他们”,这两个句子中的代词“他们”都是指代不明的代词,不适合作首句,因此排除C、D项。
第二步,观察选项差距,捆绑邻句。A、B项都是④句为首句,A项④句后为⑤,B项④句后为②,④句论述的内容为“南岛语族的航海奇迹”,②句论述内容“没有设备,用原始竹筏却在广阔的海洋中找到小岛”是对④句中“航海奇迹”的解释说明。⑤句的论述内容为“新的岛屿有土著人的居住痕迹”,这与④句论述内容关联性不强,排除A项。
因此,选择B选项。
【例2】①用人的关键并不在于用这个人而不用那个人,而在于怎么样使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得到最适当的位置,发挥最大的潜能
②在不同的情境和条件下,长与短都会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长的可以变短,短的可以变长
③扬长避短是用人的基本策略
④这种长与短互换的规律,是长短辩证关系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部分
⑤管理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短中见长,善用其短
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的长处和短处并不是绝对的,没有静止不变的长,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短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最恰当的是:
A.③⑥②④①⑤
B.⑤④⑥②①③
C.②⑤④①③⑥
D.①⑤⑥③②④
【答案】A
【解析】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四个选项首句分别为③⑤②①句,首句不好判断。
第二步,观察选项差距,捆绑邻句。其中④句出现代词“这”,论述长与短互换规律,②句论述了长短互换的规律,话题一致,所以②④捆绑,排除B项和C项。⑥句出现转折词“然而”,围绕论述的话题与②④一致,都是在说转化的事情,所以⑥②④捆绑,故锁定正确答案为A。
第三步,验证选项,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例3】①为生态环境利益设置核心的法律规则,建构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制度体系
②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中,生态环境保护是其核心的价值诉求
③生态文明的理论要求法律对具有公共性的、体现未来时代人的利益和自然生态本身
价值的生态环境利益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保护
④这决定了仅仅依托传统的法律部门不能对生态环境提供有效的保护
⑤这些法律规范对生态环境提供直接的保护
⑥生态文明需要一个以生态环境价值为核心价值,以生态环境公共利益保护为核心诉求的法律体系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②⑤①③④
B.⑥②③⑤④①
C.③④⑥②⑤①
D.③④⑤②①⑥
【答案】C
【解析】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首句分别为⑥③句,⑥句“生态文明需要……”提出对策,③句引出话题“生态文明理论”,按照行文逻辑,先引出话题,然后再分析问题,提出对策,故③句应该在⑥句之前,排除A项和B项。
第二步,观察选项差距,捆绑邻句。⑤句出现指示代词“这些法律”,观察C项和D项,⑤句前分别为②句和④句,④句介绍“依托传统的法律部门”,④⑤话题不一致,衔接不恰当,排除D选项。②句介绍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中……”,⑤句承接②句的“法律规范”展开,话题一致,且“这些”指代的就是⑥句“生态环境公共利益保护为核心诉求的法律体系”,故⑥②⑤绑定。
因此,选择C选项。
你做对了吗?通过以上几个例题相信大家对语句排序题有了一定的掌握和了解,接下来就要在题目中熟练运用这些技巧帮助我们快速解题。
以上就是【2022国考行测备考知识点语句排序】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