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白城华图 >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洞悉申论命题规律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洞悉申论命题规律

2021-07-05 15:24:53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白城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洞悉申论命题规律

  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材料来源特别广泛,没有固定的具体出处,很难找出它们来源于哪一些国家刊物。我们从2008年以来的申论考试来看,很多主题性的内容和《国务院办公厅文件》有一定的关系,例如2011年关于寄宿制的问题,还是2005年国务院的一份文件,至于具体的材料来源没有具体的资料可参考。其实这也符合国家公务员的考试的保密性与公平性,因此我们没有必要过度的去寻找材料的出处。

  从2006年以来的申论考试来看,大致可以把申论的材料基本变化分为三个阶段:2009之前,申论的主题性材料偏向于社会与经济类的考察,命题的形式有一定的专业性,如2006年考的是公共安全问题,2007年考的是土地问题,2008年考的是怒江水电开发问题,2009年考的是当前社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后面的题目设置中,很多也有一定的专业性,经济法律类以及人文社科背景的考生会有一定的优势。

  从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命题主体有了较大的进步,考察的主题性问题比较均匀,例如2010年考的是海洋污染问题,2011年考的是教育问题与黄河治理问题,2012年考的是道德失范问题和安全问题,2013年考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这几年的考察都没有明显的专业偏向,材料的取舍上也没有太大的专业偏向,命题的质量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

  从申论具体材料来看,2010年至2012年这三年的考了六篇申论,材料与题型的设置比较稳定,大致都是正面与负面的材料杂糅,再加上相关的政府文件,基本构成了这三年的申论材料设置的基调。材料中会涉及案例、对话、专家学者的意见与建议,再加上一定的数据证明。此外,还会加上一定的群众意见,体现材料从宏观到微观的广泛性。这样的取材方式,有利于考察考生的阅读与分析能力。正面与反面的材料结合,既让考生认识到社会问题,又让考生从材料中得出一定启示,并且考察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从2013年申论的材料有一定的变化,加大了案例性材料的内容,并且理论性的材料大量减少,这对于很多考生直接想从材料中抄答案的可能性变小。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这一门,主要是遵循“稳中求变”的原则。从2010年以后材料的设置比较稳定,题目的设置与材料的关系比较固定。国考申论的答案范围来源比较广泛,大部分都是“散落于”材料中,并且直接抄于材料的答案相对于联考和各省省考而言较少,这也是国考考察考生分析能力的表现。

  从以上对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材料的大致分析,我们怎样去应对申论的考试呢?平时我们应该看哪一些材料呢?对于材料的广泛性上来说,我们既要把握住负面性的材料,同时也要注意国家对这些问题所提出的相应措施,以实现对这个问题的全面了解。从材料的偏向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材料更加偏向于案例,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对各方面的讯息多加了解,扩大自己关于社会问题的知识面,从而更加全面的把握申论的命题材料。针对申论材料与答案之间的关系,在以后的申论考试中,我们需要更加的细心和耐心,从各种材料中挖掘出申论的答案,才能保证申论考试中得高分的可能性。更多备考资料欢迎添加白城华图小客服:huatu3214567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洞悉申论命题规律】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面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