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大安华图 > 2022国考申论热点:规则教育

2022国考申论热点:规则教育

2021-07-01 17:43:37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大安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2022国考申论热点:规则教育

  背景链接

  2019年6月,江苏常州某小学在举行“六一”活动时突遭暴雨。在几十秒内,现场近3000名师生家长毫不慌乱,有序退场。视频曝光后,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称这是“教科书式的撤离”。该校校长表示,这是学校的日常,各位网友不必“大惊小怪”。

  长期以来,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我们个人的生活体验里,总有这样的刻板印象:每逢大型集体活动,例如看演唱会、球赛之类活动,即使是常规散场,人群都时常一片混乱,留下遍地垃圾。要是中途遭遇恶劣天气等突发情况,则更容易出现混乱。而江苏常州某小学的退场改变了人们的既有印象。

  公考解读 提出观点

  规则教育十分有必要,一个不受规则的人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每个人都遵守规则,人们在社会上各司其职,互不干扰的同时推进社会向前发展。

  综合分析

  在突遭暴雨这一突发情况后,这么多孩子能做到“教科书般的撤离”,一方面当然得益于活动组织者的有力疏导,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这些学生们已经接受了规则教育,具有了规则意识。

  规则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晴雨表”。在《说文解字》中,“规”的释义是“有法度也”,是指人们行为所依据的“规范”;“则”的释义是“等画物也”,即均等划分事物,引申为“标准”。由此可见,规则就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规范和标准。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小学生“教科书般的撤离”,体现了文明礼仪和社会规则教育的成果。民众的“高素质”是由良好的规则和社会环境教育、熏陶出来的。好的规则和环境,对于一个社会至关重要。缺乏必要的规则意识,人们就会表现出各种“低素质”的不文明行为:不守秩序,插队,公共场合大声讲话,乱丢垃圾,等等。

  人们并非生来就具有这种规则意识。相反,它需要后天的教育。只有经过教育,在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后,逐步固定下来,变成人的行为方式,规则才能成为人的习惯,指导人的行为。

  对策措施

  规则教育,应该从基础教育阶段抓起。学校,是培育青少年规则意识和文明礼仪最重要的场所。学校应该把规则教育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维度和重要内容。在平时的规则教育中形成自觉,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们真正产生规则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

  接受规则教育的对象,也不应局限于小学生。实际上,即使是大中学生,乃至成年人,都有必要不断接受规则教育,强化规则意识,为自己的文明礼仪和规则意识查漏补缺。

  了解更多热点知识备考,请关注大安华图教育。微信:19990599397;咨询电话:0436-5348686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2国考申论热点:规则教育】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面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