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通化华图 > 国考解惑访谈——行测不变应万变

国考解惑访谈——行测不变应万变

2021-06-27 14:55:22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通化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国考解惑访谈——行测不变应万变

  2014年的大纲以以不应万变。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分模块进行一一的解读。从不变应万变有很好的福音。就是大家之前的复习方向和策略是正确的,假设今年大纲变化非常的大,可得在未来的备考和短短三四十天的时间里压力非常大。所以从现在的状态来讲,大家的复习第一是有效,第二是有备而来。简单的看看大纲在整体能力上有哪些要求?这些文字很简单,都是大纲的原话。大家涉及到的题型提醒大家注意。

  言语理解与表达

  首先,大纲第一个环节提到了“查找信息”的要求。查找信息从2010年到2013年这几年的国考试题来讲,言语部分的阅读量增加而且难度增加,所以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是要求高了。如果你被冗杂的信息误导,这些并不是你需要的,并不是题眼,但是会受到非信息源的干扰。还有一点是归纳和概括的能力。大家想想除了行政测验能力以外,理论需要概括吗?依然需要。所以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公务员是一盘棋,大家在这方面的能力都要提升。

  其他的说一下这三个题型。

  我们提到了阅读理解、逻辑填空和语句表达。很多学生在语句表达认为是规范的表达。规范的表达只是考察有没有病句,在国考当中已经默认你已经具备了规范的表达能力,所以不会考察语病,会考察优化表达。给大家六到七个句子让你重新排序,如何找到准确的顺序,而且既连贯又准确。有的同学可能花了四遍的时间答对了,但是可能两分钟的时间都不够。

  除此之外,大家会发现让你试着推断下文,另外给你一个横线让你填空,说一下四个选项哪个适合这句话。这些题目都是间接考察优化表达的能力。也就是说你怎么选出最好的答案。在文科类的题目当中,我希望大家建立择优的概念,而不是对与错的概念,更多的是择优性。在大纲当中,大家会发现有例题,今年的例题没有任何的改变。依然是沿用了2012年的试题,一道是意图判断题,还有一道逻辑题。所以大家在复习思路上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只有在试题当中找到该找的路。

  最核心的试题是从2007年开始,从2007年我们加入了非常稳定的题源,就是每年有20道的逻辑填空题,这是核心的题源。虽然大纲没有变,但命题趋势有了变化,就是从单一化到复合化。之前很多题目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可能30秒内绝对搞定,而且又快又准,但是2013年已经不适用了。因为我们的命题发生了内在性转变,这种内在性主要考察阅读的思维,和阅读思维的能力,最关键的是把我们的考点和题型复合化。

  举一个例子,说这道题的主旨和意图是什么。从这几年的考试来讲,不单纯依照于我们的提问方式,更多的是从整个文本的阅读情况定夺,还要考虑命题人的命题意图。举例来说,我们去年出现了大量的意图判断题,间接考察的是归纳和概括,其实就是主旨题。我希望大家在复合化的趋势当中,不要单纯把方法机械化使用,要结合整个文本的阅读方式进行梳理。

  在这里可以关注一下阅读的方式。去年有一个很好玩的现象,说这段文字主旨无关的名言。我们说问主旨和思想的提问还是很常见。但是这里不是考主旨是什么?而是考主旨无关。第二名言,你至少要对名言的内有了解,所以这里也考察了你平时的积累。

  第二,既然是无关,四个选一个,说明其他的三个有关,有关就说明雷同。我们可以用雷同的方式排除。还有谈论主题,当我谈论主题的时候,我一般会想到一般主题比较短。主题没有长篇大论,他会围绕主题进行长篇大论,其实它是考察你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从单一到复合化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呢?首先要提高能力。这里考察的就是言语和理解的能力,言语模块的题目70%都是要先看懂的,剩下的30%要在看懂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如何提高理解能力呢?这里给几个大家好的载体。这些载体都是国考的来源,比如人民日报等等。这些阅读大家可以选择半精读半范读。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是表达能力。表达有规范表达、优化表达。申论当中语病是不能犯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说优化表达?如说得好、表达的流畅?言语就是客观化的选择,给我你选择你做判断,这个难度是降低的。大家要培养一种语感。就是你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你知道就是对的,这就是语感。这就是基于之前题源的。换言之,我们命题人从什么样的材料当中攫取题干?这就是他的规范语言。如果大家从这些材料当中找到语感的话,我相信在整个逻辑填空20个题目中会更准确。

  有些人说复习到后期逻辑填空越做越蒙,有这样的感觉?我说怎么有这样的感觉?他说一想就做错了。本来选A,后来手痒痒改了B,后来看答案错了,这就是语感的问题。大家做题目的习惯是非常不好的,第一是浪费做其他题目的时间。第二,妨碍你的准确判断。这20道逻辑填空应该是又快又准,如果不能保证准,那需要保证快。我见过有的同学用20到25分钟,这样必死无疑,应该用10分钟。

  这20道逻辑填空应该用题海战术在最后的阶段强化,每天做同套题量的试题训练自己的语感。同时给大家的材料可以广泛的阅读,培养自己的语感。其他的时间我认为像阅读理解的题目,包括语句表达的题目,可以适当放开。也就是说,言语部分40道题目最长应该用多长时间做完呢?我认为最长30分钟,这是上限,标准时间应该是20到25分钟。

  我给大家提一个要求,你不能说20分钟做完没有意义,如果不提准确率是不行的。我们是既表示准确率又有速度。在言语部分,如果大家保证整体的准确率在70%-75%,这部分就算过关了。但是这是基于整个模块都平衡的选手,举例说,如果你数量关系比较薄弱,数学比较差,属于这种类型的,言语一定要再提高,至少达到80%以上。因为这部分的分值还是非常客观的。每道题0.8分,40道题,总分32分,和100分的1/3。所以你要抓住70-75%,甚至80%,你言语部分就算过关了。

  但是不要完全的题海战术,题海战术什么是有用的?就是逻辑填空这部分。不要纠结,也不要反复的思考。10到20分钟以后,要花20到30分钟揣摩为什么这个答案是这个,问题出在哪?这是你要把功夫做到题外的。这是做的一个补充。当然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大家有一个平和的心态。

  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

  我简单跟大家分析一下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这两部分。大家可以记一下我的微博名字,因为太第一时间了现在还没有放,一会儿我会放上去。首先从大纲来说,不光今年一字未变,这四年都没有变化,大纲唯一的变化就是,从2012年到2013年的时候资料分析的例题进行了更换,今年的例题仍然是去年的例题,没有变化,所以大纲是趋稳。

  大家首先关心的是数字推理今年到底考还是不考?希望第四年不受欺骗了。大纲这部分一直以来没有那么严格的界限。也就是说,大纲里有的可能不考,大纲里没有的可能考,这是大家一定要注意的,它只是作为一个实例。今年考数字推理的概念非常小,所以大家简单看一下就可以了。你至少知道什么是三级等差数列,当中比较基础的你要心里有数,这是第一点。

  第二,在资料分析的描述上,它说主要“测查对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这是一定要注意的。第三,在数学运算和资料分析的描述上有两个词。数学运算说“准确迅速地计算或推出结果”。一般意义上理解,数学运算解决算出答案,但是它说是计算或者推出结果。有些是靠算出来的,有些是靠推出来的。言外之意,我们做数学运算的时候不仅要学会运算,更要会根据选项排出结果。资料分析说的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其中“推测”以前没有,而这几年一直强调推测。这个推测非常重要,告诉我们分析资料的答案,往往不是真刀真枪算出来,很多时候是根据选项估算出来的,这是第二点。

  第二点特别关心的也是我这么多年第一次讲的东西,就是关于考点的预测。

  根据对考题范围的分析以及今年大纲题型、题量的基本趋稳,我大胆预测,今年的考题一定基本就限制这5种方法和5种题型内。如果15道题,我估计或者是14道,或者是13道,可以靠这5种题型和方法涵盖。

  5种方法:代数排除法、数字特性法、比例假设法、极端构造法、方程求解法。5种题型: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几何问题、排列组合与概率、经济与利润问题。

  另外一个是大家关心的时间问题,一定不要超过一分钟一道题,正常情况下15分钟一定做完15道题,做不完就做下一种题型。不要说放到最后,就5分钟了。我告诉你,5分钟跟0分钟没有什么区别。有经验的都知道,就剩5分钟还有15道数学题没有做,其实你大脑是一片空白的。这是关于数学运算。

  另外一个热点是资料分析。一篇6分钟,正常情况下四篇所以24分钟,或者25分钟,不要多也不要少。其次是方法,资料分析最重要的方法是速算,速算最重要的问题是很多人说,这么多种方法不会算。我说只要记住3种方法。第一是估算法,第二是直述法,第三是其他任何一种你自己使用比较熟练的方法。方法陈列那么多是供大家选择的,而不是让大家全学会,你全学会往后做就等于没有做了。17:53

  最后一点。

  最后40天在冲刺的时候,数学运算和资料分析大家要注意什么问题?这里有六个“要”。

  有一个同学说,李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我做数学题包括做资料分析、数学运算这样的题目,我都会做,但是时间要得很多,这是很多考生的问题。

  我说,你有没有读我们的模块宝典呢?他说,李老师你理解错了,我不是不会做,方法对,我就是做的慢。其实你就是方法不对所以才慢,不要觉得题会做了就是方法对了,这是错误的方法,这个题最合理的方法要知道。还有出现了以前相似的类型,你要马上反应出来,而不是当成新题目做。老师也做不完了,大量的方法和题型思路是在考场外实现的。这就体现了考场时间考外补。

  最后告诉大家训练问题,考前一定要做大量的训练。第一把顺序做好,把时间卡好。顺序一定要固定自己的顺序,固定的顺序不要随便动。因为你动来动去很有可能上了考场做着做着以为做完了,回头一看怎么数学还没有做?一定要固定顺序。

  时间要卡这点非常重要,不管每一部分放前面还是放后面,那个时间一定是固定的。比如说,数学运算15道题15分钟,你是放在第一部分做也是15分钟到此就往下跳。最后剩15分钟怎么办呢?难题要舍弃,如果一切平均而言,上了考场平均80%题目是会做的,而我们做的题目有80%的正确率,很多人说得64分,其实是69分。因为你做了80分的题对了80%,是64分,还有20%的题不会做,但是不代表你不会猜,还可以有5分,69分不算低。所以这就意味这每5道题有1道题你可以不做,最难的往下跳,这是平均。

  当然,数学比较难可以跳的多一点,言语比较简单可以跳的少一点。很多人死的很惨,是自认为天资好,什么题都做,于是死在最难的那里。所以这六个“要”:方法要牢、试题要熟、考前要练、时间要卡、顺序要好、难题要舍。

  判断推理

  看了整个大纲以后,所有的字都没有变,所有人都用逻辑的思维跟我一块看一下。

  第一,在选的例题有的是前年的题,有的题从来没有出过,比如螺帽、螺丝,你得到什么结论?第一个结论,各个模块的命题思路和命题人不同。有些人延续了去年的,有些人给你一个样题。我接着这个思路再往下思考,所以第二个思考,这个样题决定了你在逻辑上复习的年份。

  也就是说,样题变成了好几年前的,所以你的复习思路要变。这里给你提一个醒,这是第一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图形从去年开始,在前年都是抄头一年的题,突然去年回来了,所以图形的规律是大家应该考古。而后三类题型基本上没有变,所以应该延续近些年的规律。

  如果大家仔细分析,去年图形推理的考试中已经出现了端倪。去年的考点并不是近些年来熟悉的,那些考点虽然不难,但是往回挖在2002年、2003年是可以挖到的。比如相交的交线等等,这是整体跟大家说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图形推理的模块不变的有两个,变的有两个。不变的第一个是结构不变,“5+5”,5道题应该是分类的,给你六个图形分成两类。因为分类题目的出现,使得图形推理的考点可以增多了。很多题目去识别男女,给你五个图形有三个可能,没有办法再考了。但是分类的时候可以把这些规律花样翻新的出来。

  第二个结构不变是在前5个里应该是一个数量一个位置,一个折纸盒加一个创新图形。我后来反思,大家看我三四年的视频说现象比较严重,现在说平均现象比较严重。

  我个人猜测,实际上是题库建设对我们发散类学科的影响逐渐发挥作用。以前找一个人出这个题的能力比较强,我自然愿意出一道再出一道。如果用题库选择的话,自然用平均的方法来选题。我突然想明白,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联考以及去年的国考,最近三次都可以发现。所以对于图形推理来说,这可能成为你一道题突然不会的依据。

  第三个思路,惯性不变。

  图形推理在这些年尤其在华图学习的时候,你不光要学习以前数量样式的题型,更重要的是临近考试学习一些创新题型的惯性。比如前年怎么出,去年怎么出,到今年你猜一下会怎么出?

  比如交线,以前是一个图形以一个点来相交,8还是一个边相交。这样的题考过,去年考到了交线是长还是短?三条是长交线,三条是短交线。可能未来交线会考很多东西。

  比如说,今年突然出一道题交线有可能是直线还是曲线,这也是交线。所以仅仅交线就可以给你很多种方向。毋庸置疑,命题的惯性是不会变的。大家可以关注一下临近考前大概两三周时间这时候给出的东西。

  第三方面是创新,只能是题型创新和规律创新。

  题型创新之前是折纸盒的问题,然后是描点描线的问题。今年把所有题目的变态题目编在了一起,编出了36种。郭老师在这里把188个成语编出了36种,这36种题目不同于以往你做的题目,就是创新的题目。

  比如在上海联创的题目中,拿一个滚子在墙面上滚一下,就是曲线的问题。去年是抛面的问题,所以去年这道题目已经在往创新题型上想了。你要想看一下的话,可以关注一下华图《微模块》,这是我们的老师一年的时间里突然有一个想法里就做出来了。还有规律创新,有的同学说规律创新不行,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华图的《最后的冲刺》。所以比如说交线这些东西,所有的考生在考前要关注一下。

  所以对图形推理就这四个可能会有创新的题型,比如去年的抛线,希望同学尤其是临近考前两周密集的关注一下。

  第二是定义判断。从去年开始定义判断开始不断改了,定义判断主要改在什么地方呢?

  一个是题干,一个是问题,还有一个是选项。因为第一判断很难改,很多人想定义判断怎么改?我从去年的题目中研究出来定义判断第一是题干。所以定义判断题目里1/3以上是多定义的判断,这实质是考察你的辨析能力。我的判断和考察还会持续增加。

  别小看多定义判断,多定义判断不是一种可能。有的定义给出两个定义是互相参照来做比较的;有的多定义是给出两个,但是这两个并没有包含所有的全部。所以多定义判断必然是定义判断后面的发展趋势。因为在定义判断这么多年来,对于判断进行细分,一定是考点。对于判断进行细分,第一个就是辨析。我必须能够辨析两个容易混淆的定义,去翻去年的题。

  第二,冗余信息增多,它的核心本质是迷惑。我可以大胆地预测,冗余信息给出的东西有可能是你错误的依据。什么意思呢?这个定义已经定完了。我最后给你一个冗余信息,最后给你一个非核心的信息,最后你发现信息中有了,其实并不是核心的。我经过一年的思考,对于定义判断细分出来研究去年的题,我觉得一个是辨析,用多定义的形式考察;一个是用于迷惑,用冗余的形式考察,应该是定义判断往下走的路。关于问题就是应用。之前是属于不属于。现在是谁用了这个原理,这个不多解释,因为这个题出出来对大家的迷惑并不多。

  选项我要提了,我去年就这样猜了。以前的选项都是最直白的话,就是前面有一个定义,接下来用一个直白的话去匹配。如果变难了,就是选项也要二次考虑。比如出一个诗句,所以翻去年的考题,我一直想这里会用诗句的形式,其实是增加了选项的难题。如果是诗句要先翻译成白话,这是一个趋势。未来的话不排除用诗句,我用算式或者其他的形式出现,这个大家持续要关注。

  第三,类比推理。

  很搞笑的是,类比推理大纲的题目严格意义上出了一道错题,出了好多年。大纲的题是螺丝和螺帽,选项是插座和插头。后面的话还提到了,大家回去注意一下。答案里还是把顺序搞清楚了,搞成了插头和插座。有人说反了就是错了吗?不是,这是一个考点。所以大家学类比推理的时候学什么呢?最相似。什么意思呢?即使反了,螺丝、螺帽,插座、插头这两个反了,但是和其他比起来,这还是贴近的,所以这是对的。这叫弱化的近似关系,这是类比推理的另一个极端。大家在学类比推理的时候,一个是挖的更细,他们更像;一个是都不对,它更像一些。

  第二在逻辑关系上。如果你理解类比推理只理解三个,一个是理解贴近与相似,第二是逻辑关系,第三是一组相关的词。我只能说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是是不是一步大家正好踩到,只要方向没有错,就没有问题。但是第几步踩到,要看每一年每个人的表达。比如说字音、造字法之间的逻辑关系你要清楚,冲刺的时候要好好听。第三组的“一组相关的词”,已经出了很多这样的题,回到对对联就行。第四个是逻辑判断。因为时间的关系,只说这几个。

  第一,逻辑推论。逻辑推论会引入一些逻辑常识,最早引入的是谬误。谬误在这里有可能找论证的漏洞,是你最早要学的逻辑常识。

  第二是论证结构,从之前到现在我建议在这里学的是论证结构,因为有一半的题目。这里就看大家区分论证怎么来论证。如果学十种或者二十种论证结构,你遇到论证的题就迎刃而解了。

  第三是创新题型。我们现在陆续出了两年的平行结构,与上面结构类似的是什么?除了这个还有很多。很多人知道真假推理,但是有没有人知道独新(音恩)推理,这个要知道。现在还没有引入到公务员,但是周边的领域考的都很火,建议关注。

  常识判断

  对于常识的判断,我们不要把常识看得像之前那么沉重,其实常识在我们作答的过程中,应该成为我们快速和快乐之源。以前常识判断在应考的过程中讲过,要养成常识的习惯,常识的习惯非常重要。

  遗憾的是,大家都没有看到2014年国考的大纲是什么样子的。基于我给大家讲的是常识模块,我就把常识模块2014年大纲的真面目放在这里,大家可以一目了然一下。

  常识模块也没有任何改变,但是即使没有任何改变,但是大家要知道,我们读大纲是通过大纲表层的东西,挖掘考试背后更高效、更容易取得致胜成功的方法或途径。从这个角度来看,常识注重了向能力过度的考核。以前我们只是了解常识一出来,看范围有没有改变。其实我们现在应该往后压,因为随着公考逐年成熟和高端,要求非常高了。从这个层面我们在解读新大纲的过程中,我把今年的大纲从形式上,给大家归纳出来直接应对的方式,或者说应考的趋向。

  从新大纲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只从表面的高密度的知识的考察,因为现在考察的是了解的认知点,其实是平时积累的能力。重要的是指向了考试的核心,考的是大家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也就是说告诉大家,实际上已经不再是知识密集型考试,是知识之上的素质能力、归纳、总结和判断的考核。而不是之前拿着常识模块的宝典,或者拿着模块的知识背,这已经没有用了。

  从这个层面来讲大家要记住,我们在应考过程中要以能力为主,而不是记住了哪个知识为主,不再对常识的作答致胜性的作用了。建议从这个大纲应该读出来,剩下的几十天培养的是我们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不要再背相关的知识了。

  接下来看一下近几年的考试,我给大家做了图表性的分析,毕竟还有一部分的考生没有做过纵向的分析。这也印证了我们在考试的发展历程中,逐渐由范围考核进行了知识的相关测验。从2011年开始到2013年试题做一个整体的回顾,考试范围没有变,但是考题的侧重点变了。2012年的试题较2011年有很大的飞跃,比如2011年考四大名著哪个作者是错的。2012年会考匾额和古迹之间的关系,这就说明在知识积累上进行了能力、引申能力的综合判断,而不是单项的考核。,这是2009年到2013年考试范围。我们下面复习的时候,也要把应考的侧重点做一个偏导。18:27

  这是2009年到2013年常识考情的题量,不要不要相信说今年主要考察政治,或者说主要考察历史这样的说法了,不要把哪个方向、哪个学科门类作为一个重点、非重点。其实比例是差不多的,考核是很均匀的。这是我跟大家做的常识历年考试的分析,想通过大纲的面目,让大家在最后四十来天做应考层面的调整。

  我们来看下一页。我最后的落脚点在这里,大家接下来应考的时候本着这样几个基本点。

  第一,厚积薄发。真正考试的时候20道题,20道题可能涵盖你之前阅览的所有的知识,可能是隐性的。

  第二,见多识广。建议大家从现在开始,你看的任何一条新闻,无论是生活层面的还是我们所说的知识层面的,在见到过程中有意识的拓展延伸更多的知识。

  第三,以阅为主。大家不要再记知识了,以阅为主,能怎么看就怎么看。在常识的层面尤其是作答的层面,有一个相对恒久的方法,叫做第一印象认定法。只有你第一印象认定的常识答案是最有可能是正确的选项。所以接下来大家不要再背一些知识,不要求大家固化知识了,以阅读为主,多做题。只有这样,我们的常识才能完成大纲的要求。

  更多备考资料欢迎添加通化华图小客服:ht3500222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国考解惑访谈——行测不变应万变】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面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