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3 15:17:27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辽源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教师招聘考试教案:《囚绿记》
一、课型:新授课
二、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巩固阅散文的一般方法:从关键句入手,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过程和方法目标:领会文中赋物以情、咏物抒情的写法,并能将这种手法在写作中加以借鉴、运用。
3.思想和情感目标: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明确作者爱绿之情中所寄寓的象征意义,即对生命热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2.教学难点: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主动探究文章的思想情感和“绿”的象征意义,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提升,学习本文即借景抒情的写作特色。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的时候-----《囚绿记》,你们有没有产生疑问----绿色怎么囚禁?为什么作者能够囚绿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一起走进陆蠡的《囚绿记》吧。
(二)了解作者------与陆蠡相识
请同学们将课前准备的关于作者陆蠡的背景知识展示出来。(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补充在多媒体上面展示)
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散文集有《海星》《竹刀》《囚绿记》等。译著有《罗亭》《鲁宾逊漂流记》等。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通过了解作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课文内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读课文。首先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哪些段落写囚绿的?在作者囚绿之前和囚绿之后又分别写了什么?
2.作者通过文章内容表达了对绿藤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自由讨论并交流。
(同学总结)囚绿之前的第1--4自然段写景,第5---7自然段写观绿,第8---12自然段写囚绿,囚绿之后第13自然段是放绿,第14自然段是怀绿。
通过文章内容的描述和分析表现作者对绿藤的喜爱之情。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寻绿、观绿、放绿、怀绿,作者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对绿的热爱,曲折有致地表现了喜爱绿色生命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每一步都有感情的深化,一步一步地把喜爱绿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进。
(四)具体研读-----体会作者情感
1.通过刚才大家的回答和品读,想必大家都对文章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那么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绿呢?
引导学生得出:因为绿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因为绿给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绿------一株常春藤。
2.在课文中,作者是怎样去描写这株常春藤的?
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描写常春藤的相关语句并加以分析。(第8、9、10、11自然段)
3.通过作者细致的描写,我们能否体会出这些绿枝条有哪些性格特点?
明确:它是美的,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它还是倔强、坚贞和固执的,并且是向往光明自由、永不屈服的。
4.通过以上的品析,我们对作者为何如此挚爱绿枝条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一名爱国青年,陆蠡不惜笔墨描绘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有没有更深层的原因?
(1)先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写作背景的语句。
(2)面对敌人的入侵,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能无动于衷吗?他写这篇文章真的就没“别有用心”吗?请大家结合作者的经历和体验以及当时背景,联想思考一下,作者不惜笔墨描绘绿枝条的特点和命运有何言外之意?
全班讨论中得出结论:作者通过描绘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让我们看到了绿枝条的命运与作者有某些相似之处,同处一室,同被囚禁,既体验到生的快乐,又感受到生的艰辛(类比);同时当时的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作者描写绿枝条的性格特点,是想用这些绿来象征包括作者在内的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对自由光明的向往(象征);而作者最后的怀绿,其实也是在怀念苦难中的北平人民(暗示)。
(五)课堂小结
作者以生命唱出一曲绿色的歌,以不屈的意志去迎战敌人的刺刀。他通过对那一抹绿的歌唱,表达了对中国人民坚贞不屈精神的赞扬,同时引发了我们对现实的思考,无论怎样的境遇,我们都要克服生活的困难,像作者一样,用自己的生命照亮民族的心灵。
(六)布置作业
再读全文,用心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矛盾的心情。
了解更多详情请关注吉林华图
地址: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御峰广场对面华图教育
联系电话:0437-3259977
以上就是【教师招聘考试教案:《囚绿记》】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
下一篇:教师招聘备考考点:教育目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