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7 11:29:18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敦化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教师资格证备考每周一练十二
1. 记忆的概念: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2. 瞬时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保留瞬间的记忆就叫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的特点是:有鲜明的形象性;记忆容量较大,信息保持时间极短,视觉信息不超过1秒钟,听觉信息不超过2秒。
3. 短时记忆:也称操作记忆、工作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大约在20秒左右,最多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短时记忆的特点:信息保存的时间较短;容量有限。
4.长时记忆:指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终身保持的记忆。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
5. 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2)意义识记在逐步发展(3)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抽象记忆迅速发展。
6. 记忆过程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
7.识记: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
(1)识记分类: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两种;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和识记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2)识记效果的影响因素:有无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直接影响识记的效果;识记时的态度和情绪状态;活动任务的性质;材料的数量和性质;识记的方法。
8. 保持: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
9. 回忆: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10. 再认: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是记忆的第三环节。
11. 遗忘:识记过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或错误地恢复和提取。
12. 遗忘的规律: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
13.遗忘进程的影响因素:(1)学习材料的性质。(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4)识记的方法。(5)时间因素。(6)情绪和动机。
14.遗忘的原因:
(1)消退说: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3)压抑(动机)说: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
(4)提取失败说:遗忘之所以发生,不是因为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消失了,而是因为编码不准确,失去了检索线索或线索错误。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所需要的信息就能提取出来。比较典型的是“舌尖现象”。
15. 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1)让学生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2)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3)使学生理解所识记的内容并把它系统化(4)充分利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和表象进行教学。
16. 根据遗忘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2)恰当安排复习内容(3)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4)复习方法多样化。
以上就是【教师资格证备考每周一练十二】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
上一篇:教师资格证备考每周一练十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