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6 14:14:26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白城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教师招聘考试高中历史重要考点练习题:西方代议制
一、考情介绍
“西方代议制”是教师招聘考试中高中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考点。这一知识点一般以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考查,考查的角度为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权力的变化、美国联邦政府的职能、法国共和政体的内容、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内容等,重点考查考生知识迁移及理解能力。因此,为了让考生熟悉考题,我们精选了部分习题,帮助各位考生复习备考。
二、典型例题
1.1694年,英王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时,议会中的多数派是托利党人及其支持者,直到次年大选时,辉格党才成为议会中较为多数的党派。不仅如此,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时期,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这表明英国当时( )。
A.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B.国王仍握有较大权力
C.责任制内阁已经形成 D.君主专制未根本改变
2.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一个团结的强国提出的道歉、解释和赔偿,往往被认为满意而接受,如果是由一个无足轻重或弱小的州或邦联提出的话,就会被认为不满意而加以拒绝。”此观点旨在说明( )。
A.建立联邦政府能适应国际形势 B.邦联政府阻碍了国家政治独立
C.美国面临严重的国外势力威胁 D.美国正处于国际社会的孤立中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教科书编者在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强调,“一百年前,法国由一个国王统治,今天,它已经是一个共和国了”;并要求学生论述“人民主权的共和国优于王权无任何限制的专制王朝”“自1870年起,共和政府就是法国合法且永久的政府”。这反映出当时法国( )。
A.共和制成为国民的追求 B.学校不能教封建社会历史
C.反对专制成为社会共识 D.政府强化国民共和意识
4.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关于“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本质认识是( )。
A.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巩固
B.说明法国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逐渐平息
C.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D.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
5.德意志帝国的中产阶级认为,“为了在这个社会中维护和巩固内部和平,无偏见地解决由于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所引起的暴力问题,一个强大的、超越社会对立之上的王权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这表明当时德国( )。
A.君主政体得到各阶层拥护 B.资产阶级放弃了民主诉求
C.权威统治有其时代合理性 D.王权中立消解了阶级冲突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革命之所以“光荣”,就在于它完成了1640年以后未能完成的任务,只不过使用了另一种手段……尽管英国以后的政治历程仍然是曲折的,但正是“光荣革命”把英国引进了现代社会。
——摘编自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材料二 战争失败后,君主专制主义者在是否设单一候选人的问题上没能达成一致。争吵使得那些支持共和政体的人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势力。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可谓应时而生:这是一个有着强大的立法机构的自由主义国家,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
——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兰德尔·L.波韦尔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1871年宪法是一部照顾各种势力利益的妥协性宪法,是在考虑各邦原统治者利益、资产阶级自由派关于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要求以及普鲁士的霸权等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该宪法有关行政机构的设置、政治体制的架构等,皆可从以上三大因素中找到根据。
——摘编自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光荣革命”使用的“另一种手段”。它怎样把英国“引进了现代社会”?
(2)据材料二,说明普法战争对法国政体的演进所产生的影响。结合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说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的表现。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对国王权力进行了一系列限制,议会权力逐渐超过国王权力,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英王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可知,此时英国国王的权力尚有一定的影响,议会至上原则尚未真正践行,故B项正确。1721年,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逐渐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排除D。
2.【答案】A。解析:“一个团结的强国提出的道歉、解释和赔偿,往往被认为满意而接受”,说明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联邦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故A正确;美国独立后建立邦联政府,B错误;材料旨在强调建立“一个团结的强国”即联邦政府的重要性,CD不符合材料主旨。
3.【答案】D。解析:材料无法体现“共和制成为国民的追求”“学校不能教封建社会历史”,故AB排除;材料只是“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强调”“并要求学生论述”,无法体现“成为社会共识”,排除C;从“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强调”“并要求学生论述”说明政府通过教育强化国民共和意识,故D正确。
4.【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用协商手段建立起民主制度是指,1875年宪法以一票共和的方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ABD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5.【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为了巩固内部的和平,“一个强大的、超越社会对立之上的王权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可知,权威统治有其合理性,故本题选C项;A项中“各阶层的拥护”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与材料无关;D项“消除”太绝对。
6.【参考答案】
(1)手段:不流血的政变。
措施: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影响:普法战争导致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第三共和国建立;加剧了君主派之间的矛盾,使共和势力有所增强,有利于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表现:总统任命内阁必须经众议院同意,内阁要对议会负责。
一、考情介绍
“西方代议制”是教师招聘考试中高中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考点。这一知识点一般以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考查,考查的角度为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权力的变化、美国联邦政府的职能、法国共和政体的内容、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内容等,重点考查考生知识迁移及理解能力。因此,为了让考生熟悉考题,我们精选了部分习题,帮助各位考生复习备考。
二、典型例题
1.1694年,英王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时,议会中的多数派是托利党人及其支持者,直到次年大选时,辉格党才成为议会中较为多数的党派。不仅如此,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时期,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这表明英国当时( )。
A.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B.国王仍握有较大权力
C.责任制内阁已经形成 D.君主专制未根本改变
2.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一个团结的强国提出的道歉、解释和赔偿,往往被认为满意而接受,如果是由一个无足轻重或弱小的州或邦联提出的话,就会被认为不满意而加以拒绝。”此观点旨在说明( )。
A.建立联邦政府能适应国际形势 B.邦联政府阻碍了国家政治独立
C.美国面临严重的国外势力威胁 D.美国正处于国际社会的孤立中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教科书编者在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强调,“一百年前,法国由一个国王统治,今天,它已经是一个共和国了”;并要求学生论述“人民主权的共和国优于王权无任何限制的专制王朝”“自1870年起,共和政府就是法国合法且永久的政府”。这反映出当时法国( )。
A.共和制成为国民的追求 B.学校不能教封建社会历史
C.反对专制成为社会共识 D.政府强化国民共和意识
4.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关于“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本质认识是( )。
A.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巩固
B.说明法国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逐渐平息
C.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D.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
5.德意志帝国的中产阶级认为,“为了在这个社会中维护和巩固内部和平,无偏见地解决由于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所引起的暴力问题,一个强大的、超越社会对立之上的王权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这表明当时德国( )。
A.君主政体得到各阶层拥护 B.资产阶级放弃了民主诉求
C.权威统治有其时代合理性 D.王权中立消解了阶级冲突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革命之所以“光荣”,就在于它完成了1640年以后未能完成的任务,只不过使用了另一种手段……尽管英国以后的政治历程仍然是曲折的,但正是“光荣革命”把英国引进了现代社会。
——摘编自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材料二 战争失败后,君主专制主义者在是否设单一候选人的问题上没能达成一致。争吵使得那些支持共和政体的人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势力。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可谓应时而生:这是一个有着强大的立法机构的自由主义国家,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
——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兰德尔·L.波韦尔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1871年宪法是一部照顾各种势力利益的妥协性宪法,是在考虑各邦原统治者利益、资产阶级自由派关于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要求以及普鲁士的霸权等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该宪法有关行政机构的设置、政治体制的架构等,皆可从以上三大因素中找到根据。
——摘编自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光荣革命”使用的“另一种手段”。它怎样把英国“引进了现代社会”?
(2)据材料二,说明普法战争对法国政体的演进所产生的影响。结合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说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的表现。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对国王权力进行了一系列限制,议会权力逐渐超过国王权力,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英王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可知,此时英国国王的权力尚有一定的影响,议会至上原则尚未真正践行,故B项正确。1721年,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逐渐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排除D。
2.【答案】A。解析:“一个团结的强国提出的道歉、解释和赔偿,往往被认为满意而接受”,说明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联邦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故A正确;美国独立后建立邦联政府,B错误;材料旨在强调建立“一个团结的强国”即联邦政府的重要性,CD不符合材料主旨。
3.【答案】D。解析:材料无法体现“共和制成为国民的追求”“学校不能教封建社会历史”,故AB排除;材料只是“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强调”“并要求学生论述”,无法体现“成为社会共识”,排除C;从“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强调”“并要求学生论述”说明政府通过教育强化国民共和意识,故D正确。
4.【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用协商手段建立起民主制度是指,1875年宪法以一票共和的方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ABD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5.【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为了巩固内部的和平,“一个强大的、超越社会对立之上的王权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可知,权威统治有其合理性,故本题选C项;A项中“各阶层的拥护”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与材料无关;D项“消除”太绝对。
6.【参考答案】
(1)手段:不流血的政变。
措施: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影响:普法战争导致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第三共和国建立;加剧了君主派之间的矛盾,使共和势力有所增强,有利于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表现:总统任命内阁必须经众议院同意,内阁要对议会负责。
一、考情介绍
“西方代议制”是教师招聘考试中高中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考点。这一知识点一般以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考查,考查的角度为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权力的变化、美国联邦政府的职能、法国共和政体的内容、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内容等,重点考查考生知识迁移及理解能力。因此,为了让考生熟悉考题,我们精选了部分习题,帮助各位考生复习备考。
二、典型例题
1.1694年,英王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时,议会中的多数派是托利党人及其支持者,直到次年大选时,辉格党才成为议会中较为多数的党派。不仅如此,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时期,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这表明英国当时( )。
A.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B.国王仍握有较大权力
C.责任制内阁已经形成 D.君主专制未根本改变
2.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一个团结的强国提出的道歉、解释和赔偿,往往被认为满意而接受,如果是由一个无足轻重或弱小的州或邦联提出的话,就会被认为不满意而加以拒绝。”此观点旨在说明( )。
A.建立联邦政府能适应国际形势 B.邦联政府阻碍了国家政治独立
C.美国面临严重的国外势力威胁 D.美国正处于国际社会的孤立中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教科书编者在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强调,“一百年前,法国由一个国王统治,今天,它已经是一个共和国了”;并要求学生论述“人民主权的共和国优于王权无任何限制的专制王朝”“自1870年起,共和政府就是法国合法且永久的政府”。这反映出当时法国( )。
A.共和制成为国民的追求 B.学校不能教封建社会历史
C.反对专制成为社会共识 D.政府强化国民共和意识
4.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关于“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本质认识是( )。
A.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巩固
B.说明法国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逐渐平息
C.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D.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
5.德意志帝国的中产阶级认为,“为了在这个社会中维护和巩固内部和平,无偏见地解决由于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所引起的暴力问题,一个强大的、超越社会对立之上的王权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这表明当时德国( )。
A.君主政体得到各阶层拥护 B.资产阶级放弃了民主诉求
C.权威统治有其时代合理性 D.王权中立消解了阶级冲突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革命之所以“光荣”,就在于它完成了1640年以后未能完成的任务,只不过使用了另一种手段……尽管英国以后的政治历程仍然是曲折的,但正是“光荣革命”把英国引进了现代社会。
——摘编自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材料二 战争失败后,君主专制主义者在是否设单一候选人的问题上没能达成一致。争吵使得那些支持共和政体的人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势力。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可谓应时而生:这是一个有着强大的立法机构的自由主义国家,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
——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兰德尔·L.波韦尔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1871年宪法是一部照顾各种势力利益的妥协性宪法,是在考虑各邦原统治者利益、资产阶级自由派关于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要求以及普鲁士的霸权等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该宪法有关行政机构的设置、政治体制的架构等,皆可从以上三大因素中找到根据。
——摘编自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光荣革命”使用的“另一种手段”。它怎样把英国“引进了现代社会”?
(2)据材料二,说明普法战争对法国政体的演进所产生的影响。结合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说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的表现。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对国王权力进行了一系列限制,议会权力逐渐超过国王权力,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英王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可知,此时英国国王的权力尚有一定的影响,议会至上原则尚未真正践行,故B项正确。1721年,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逐渐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排除D。
2.【答案】A。解析:“一个团结的强国提出的道歉、解释和赔偿,往往被认为满意而接受”,说明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联邦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故A正确;美国独立后建立邦联政府,B错误;材料旨在强调建立“一个团结的强国”即联邦政府的重要性,CD不符合材料主旨。
3.【答案】D。解析:材料无法体现“共和制成为国民的追求”“学校不能教封建社会历史”,故AB排除;材料只是“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强调”“并要求学生论述”,无法体现“成为社会共识”,排除C;从“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强调”“并要求学生论述”说明政府通过教育强化国民共和意识,故D正确。
4.【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用协商手段建立起民主制度是指,1875年宪法以一票共和的方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ABD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5.【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为了巩固内部的和平,“一个强大的、超越社会对立之上的王权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可知,权威统治有其合理性,故本题选C项;A项中“各阶层的拥护”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与材料无关;D项“消除”太绝对。
6.【参考答案】
(1)手段:不流血的政变。
措施: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影响:普法战争导致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第三共和国建立;加剧了君主派之间的矛盾,使共和势力有所增强,有利于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表现:总统任命内阁必须经众议院同意,内阁要对议会负责。更多资料详情咨询-W13324369361
以上就是【教师招聘考试高中历史重要考点练习题:西方代议制】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