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道德修养的含义
所谓道德修养,是指个人自觉地按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在道德意识和行为上所进行的自我改造和磨炼的活动,以及经过长期锻炼所形成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
二、教师道德修养的特点
教师道德修养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自觉性
师德修养贵在自觉,严于律己是提高自我道德素质的关键。
(二)持久性
教师道德内容的社会性和可变性决定了教师道德修养的持久性。
(三)实践性
一方面,教师的道德修养只有在具体的、现实的教育教学的道德实践中才能够提高,离开了道德实践,道德修养永远只是纸上谈兵。
另一方面,教师的道德修养对儿童具有实践价值。儿童的优秀品质主要靠教师的高尚德行来熏陶,儿童的理想要靠教师的崇高信念来启迪。
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
2.坚定道德信念,磨炼道德意志。
3.规范道德行为,养成道德习惯。
4.保持心理健康,克服职业倦怠。
5.正确进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四、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原则
1.坚持知行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的原则
4.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五、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参加社会实践,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促进个人进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动力,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
1.努力学习,提高师德理论修养。
2.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3.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4.要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六、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1.不断学习,是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前提;
2.自省慎独,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3.注重细节,是增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坚实基础。
七、完善的教师道德修养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
(一)示范作用
教师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榜样示范的方式直接影响儿童。
(二)激励作用
尊重和热爱儿童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三)熏陶作用
教师的道德修养及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是构成儿童人格发展、道德成长环境的重要因素。儿童在完善的教师道德修养熏陶下,渐趋同化,从而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八、教师职业道德品质
(一)教师职业道德认知
是教师对一定社会的教师道德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它是教师的认识过程在教师品质上的反映,体现着教师品德的理性特征。
(二)教师职业道德情感
教师的道德情感,是教师在道德情感实践活动中与教师的道德需要相联系的情感体验。道德情感是教师的情感过程在品德上的反映,它始于道德认识,同时它又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动机和信念的催化剂。
(三)教师职业道德意志
教师职业道德意志,是教师为实现教育目标,自觉摆脱诱感、战胜困难、克服阻力的坚持精神。
(四)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是教师在一定的职业道德认知、情感、意志的支配下所采取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教育行动。这种实际行动既是教师职业道德面貌的反映和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也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