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长岭华图 > 2021年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

2021年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练习二

2021-05-12 14:41:38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长岭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2021年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练习二

  华图教育提醒您关注:

  【文艺复兴时期】

  1.奥克冈

  文艺复兴时期佛兰德乐派作曲家。作有弥撒曲、经文歌和尚松,14首弥撒曲包括“定旋律弥撒”和“自由弥撒”,后者如《任意调弥撒曲》;经文歌确立了四声部规范,尚松多采用宫廷回旋诗形式。奥克冈在弥撒曲和经文歌中运用卡农技巧,是他独具匠心的地方。

  2.若斯坎·德·普雷

  文艺复兴时期佛兰德乐派作曲家。创作数量较多,主要有弥撒曲、经文歌和尚松。他的弥撒曲创作反映了当时弥撒曲的各种作曲技法,既有基于素歌旋律或世俗曲调的“定旋律弥撒”,如《武装的人弥撒曲》,也有大段借用已有旋律的“模拟弥撒”,如《圣母弥撒曲》,这种弥撒曲成为16世纪的弥撒曲主要类型。若斯坎注重用音乐细致地表现出歌词意境,站在时代的前列。

  3.拉索

  文艺复兴时期佛兰德乐派最后一位作曲家代表,文艺复兴音乐的集大成者。创作极为多产,留存超过2000部音乐作品,包括弥撒曲、经文歌、牧歌、尚松、利德、圣母颂歌、诗篇歌、赞美诗等。他的弥撒曲多为大段借用宗教或世俗旋律的“模拟弥撒”,包含了经文歌、牧歌和尚松的音乐特征;经文歌显示了他多样化的表现手法,《西比尔的预言》甚至使用了半音化风格;他的牧歌、尚松和利德选材广泛、风格迥异,极富表现力。音乐技法上,拉索将复调织体与主调手法相结合,其和声思维远远走在时代前列。

  4.帕莱斯特里纳

  16世纪伟大的教会音乐家,罗马乐派的代表人物。主要创作传统宗教音乐,有弥撒曲104首、经文歌250首及其他宗教作品。所作弥撒曲囊括了15—16世纪弥撒曲的所有类型,既有“定旋律弥撒”、“释义弥撒”,也有“模拟弥撒”和“自由弥撒”,著名的代表作为《马切鲁斯教皇弥撒曲》。他的音乐技法严格地遵循天主教复调音乐的创作原则,结构严谨、声部均衡、音响纯净,被视为16世纪“古式风格”的典型。

  5.牧歌

  16世纪意大利主要的世俗声乐体裁。14世纪已产生,是二至三个声部的抒隋歌曲,多为田园诗或爱情诗,以“利都奈罗”为结束段,“新艺术”作曲家兰迪尼写作了大量牧歌。16世纪牧歌是为知名诗人诗歌谱曲的抒情歌曲,其直接前身是弗洛托拉。早期牧歌为无伴奏形式,代表作曲家有维拉尔特、阿卡德尔特等;中期牧歌运用模仿复调写作,适量采用音乐绘词法与象征手法,代表作曲家有罗勒、帕莱斯特里纳、拉索和蒙特;晚期牧歌创作发展了许多新手法,大胆使用黑音符,和声出现半音化尝试,旋律风格趋向单音音乐,题材上采用戏剧性内容写作,马伦齐奥、杰苏阿尔多和蒙泰威尔第是16世纪末意大利牧歌的杰出代表。

  [page]

  6.尚松

  16世纪法国主要的世俗声乐体裁,多为快速热烈的四声部歌曲,主旋律位于最高声部,歌词采用民间诗歌和“七星诗社”诗人的诗歌。塞尔米西和雅内坎是尚松的主要作曲家,塞尔米西的尚松多以爱情为主题,约200多首,雅内坎的尚松题材广泛,音乐以惟妙惟肖的音画手法进行描绘,如《百鸟歌》和《战争》。

  7.利德

  德语世俗声乐体裁利德始见于13世纪的恋诗歌手时代,15世纪后半叶,复调利德兴起,为三声部歌曲,旋律位于中声部或最低声部,15世纪复调利德的创作大师有伊萨克、芬克和森夫尔。16世纪中叶以后,德语利德受到意大利牧歌的影响,拉索和哈斯勒成功地将佛兰德音乐技法和意大利风格融合。

  8.弥撒曲

  天主教感恩祭仪式过程中演唱的歌曲,有形式完备的“大弥撒”、规模较小的“小弥撒”和哀悼死者的“安魂弥撒”等类型。4世纪时已运用于早期基督教的宗教仪式,用拉丁文演唱单声部的素歌。8世纪时弥撒音乐开始有“常规”和“专用”之分,11—13世纪的教会音乐家以“专用弥撒”旋律为基础谱写复调弥撒曲,13世纪以后则转向“常规弥撒”,自1364年马肖的《圣母弥撒曲》开始,弥撒曲的形式固定为由五项常规弥撒构成的套曲。

  15—18世纪是复调常规弥撒曲发展的高峰时期,囊括了最前沿的作曲技法,有“定旋律弥撒”、“释义弥撒”、“模拟弥撒”等类型,每一位教会音乐家都以此为核心体裁进行创作,涌现大量弥撒曲作品,拥有104部弥撒曲的帕莱斯特里纳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多产的弥撒曲作曲家,巴赫的《b小调弥撒》则是典型的18世纪“清唱剧弥撒”的巨作。19—20世纪创作弥撒曲的代表作曲家有贝多芬、舒伯特、柏辽兹、李斯特、布鲁克纳、斯特拉文斯基和布里顿等。

  9.邓斯泰布尔

  文艺复兴早期享誉欧洲的英国作曲家。留存下来的作品主要有弥撒曲、等节奏经文歌和世俗歌曲等。他用一个固定的定旋律声部来统一弥撒曲各个乐章,以等节奏型来处理经文歌的各个声部,是“新艺术”成就的延续。他在声部写作时大量并置三六度,对欧洲音乐发展有较大影响。

  10.迪费

  15世纪勃艮地乐派的代表作曲家,现存200多首作品,涉及弥撒曲、经文歌和尚松等体裁。弥撒曲《武装的人》开创了以世俗旋律作为弥撒曲定旋律的先河;经文歌多为等节奏经文歌,尚松多为爱情题材。迪费的音乐风格融合了“新艺术”的成就,启示了佛兰德乐派的创作。

  [page]

  11.众赞歌

  16世纪路德教派的一种 赞美诗歌调,起初是单声部的分节歌,后来出现复调谱曲。歌词运用民族语言德语演唱,旋律素材有来自天主教拉丁文赞美诗的,有来自宗教改革前的德国教会歌曲,也有来自世俗歌曲,但大量是新创作的,马丁·路德的众赞歌《我们的主是坚固堡

  垒》是著名的例子。17世纪以后,众赞歌旋律常被用在教堂康塔塔和管风琴前奏曲或变奏曲的创作中。

  12.罗马乐派

  16世纪下半叶在意大利罗马形成的音乐流派,创作观念上提倡写作声部清晰、音响纯净的传统天主教音乐,反对宗教改革的新教音乐成就,发展了“无伴奏合唱”的多声部合唱音乐风格。代表人物主要是意大利的帕莱斯特里纳和西班牙的维托里亚,他们的创作集中于弥撒

  曲和经文歌等体裁,风格庄重、声部均衡,帕莱斯特里纳的《马切鲁斯教皇弥撒曲》为著名代表作。

  13.威尼斯乐派

  16世纪下半叶在意大利威尼斯形成的音乐流派。创始人为佛兰德作曲家维拉尔特,主要作曲家为A.加布里埃利和G.加布里埃利叔侄二人。他们运用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有两架管风琴和两个唱诗班席位的条件,写作了两个唱诗班交替歌唱、两个管风琴交替演奏的“协

  唱(奏)曲”,甚至将合唱队分成四至八个声部进行对比交替,创造了多角度的音响效果;他们还将复调合唱手法运用到器乐音乐创作中,促进了器乐音乐的独立发展。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1年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练习二】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面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