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
概念
|
1.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
1..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属于广义教育的范畴。( )
参考答案:√
|
教育的三要素
|
2.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其中,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
|
2.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 )
A.从属地位 B.主导地位
C.主体地位 D.边缘地位
参考答案:C
|
教育的
属性
|
3.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
3.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或教育的本质表明( )
A.教育是传播知识
B.教育是培养人的基本技能
C.教育是传承文化
D.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参考答案:D
|
4.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阶级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
|
4.两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 )
A.永恒性 B.相对独立性
C.历史性 D.继承性
参考答案:C
|
教育的
起源
|
5、教育的起源理论:神话起源论、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
|
5.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 )
A.教育的科学属性 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 D.教育的艺术属性
参考答案:C
|
生产力与教育
|
6.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结构的变化、内容和手段、学校的专业设置。
|
6.影响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 )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政治制度 D.人口数量
参考答案:A
|
7.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
7.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舒尔茨 D.洛克
参考答案:C
|
政治经济与教育
|
8.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体制。
|
8.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 )
A.内容 B.规模
C.速度 D.性质
参考答案:D
|
文化与教育
|
9.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的功能;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传承、选择、融合和创新的功能)
|
9.教育的文化功能包括( )
A.规范 B.传承
C.融合 D.选择
参考答案:BCD
|
10.校园文化的构成:物质文化、组织和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
|
10.学校文化从其形式上看,可分为( )
A.精神文化 B.物质文化
C.制度文化 D.学生文化
参考答案:ABC
|
11.学生文化
|
11.学生文化的基本特征有( )
A.差异性 B.非正常性
C.过渡性 D.多样性 E.互补性
参考答案:CDE
|
教育的
相对独立
性
|
12.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
12.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这是教育的( )
A.绝对独立性 B.相对独立性
C.历史继承性 D.生产性
参考答案:B
|
身心发展的
一般规律与教育
|
13.顺序性-循序渐进
|
13.“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表明教育必须遵循个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
参考答案:×
|
14.阶段性-要有针对性
|
14.小学生的教学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中学生的教学则采用抽象的讲解,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特点。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参考答案:C
|
15.不平衡性-抓关键期
|
15.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反映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参考答案:C
|
16.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
16.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 )
A.不均衡性 B.顺序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参考答案:C
|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
17.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
|
17.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 )
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答案:ABCD
|
18.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是推动人发展的外部动力,在接受环境影响的时候是能动的。
|
18.“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说明了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
A.教育 B.环境
C.主观能动性 D.遗传因素
参考答案:B
|
19.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
19.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到决定作用。( )
参考答案:×
|
20.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人发展的内部动力。
|
20.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学校教育 B.遗传因素
C.社会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参考答案:D
|
教育目的
|
21.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
21.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主要包括(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ABCD
|
22.教育目的的功能:激励功能、导向功能、选择、协调、评价等功能。
|
22.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
A.导向作用 B.激励作用
C.评价作用 D.宣传作用
参考答案:ABC
|
23.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
23.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干、生活更加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知识本位论 D.能力本位论
参考答案:A
|
素质教育
|
24.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
24.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 )
A.创新精神 B.国民素质
C.基础知识 D.思想道德
参考答案:A
|
旧中国的四种学制
|
25.1902 年的“壬寅学制”(未实行);1904 年的“癸卯学制”;
1912 年的“壬子癸丑学制”;1922 年的“壬戌学制”。
|
25.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六三三学制
参考答案: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