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白山华图 > 2021吉林教师招聘:第三周模拟题105

2021吉林教师招聘:第三周模拟题105

2021-04-12 09:00:51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白山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2021吉林教师招聘:第三周模拟题10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我国古代“教”和“育”本属于不同范畴,最早把“教育”两字连用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朱子

  2.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已经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时至今日,这一教育仍然在教育界的广泛推崇,这主要体现了教育的()。

  A.永恒性 B.继承性

  C.历史性 D.阶级性

  3.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其主要内容不包括()。

  A.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B.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

  C.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再次创造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

  D.生产劳动的变革是推动人类教育变革最深厚的动力

  4.在我国,“教育”概念最早见于的著作是( )。

  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孟子•尽心上》

  5.某学校邀请环保部门的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和培训班,这大大提高了师生的环保意识,大家学会了主动对垃圾进行分类,关心校园环境这体现了教育的()。

  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

  C.文化功能 D.生态功能

  6.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

  A.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 B.是否促进人的发展

  C.是否促进社会发展 D.是否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

  7.“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 )。

  A.《论语》 B.《荀子》

  C.《孟子》 D.《学论》

  8.“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出自( )。

  A.《说文解字》 B.《论语》

  C.《中庸》 D.《荀子·修身》

  9.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生成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闪现的知识火花,提出的观点可能是教师不知道的,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躬下身来“不耻下问”。这说明()。

  A.狭义的教育反映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

  B.任何一项人类活动的内容都可以构成教育的内容。

  C.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不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承担的是“学”的任务。

  10.教,上所施,下所效,出自( )。

  A.《荀子·修身》 B.《论语》

  C.《说文解字》 D.《孟子·尽心上》

  【参考答案】

  1.B

  【解析】“教育”一次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故本题选B。

  2.B

  【解析】永恒性是指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历史性是指不同的历史阶段教育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里教育都代表特定阶级的利益为特定阶级利益服务。继承性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前赴后继,后一时期的教育是对前一时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题干中说孔子就已经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时至今日,这一教育仍然在教育界的广泛推崇说明我们在继承前人的精华。故本题选B。

  3.C

  【解析】劳动起源说的主要内容有:(1)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2)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3)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4)生产劳动的变革是推动人类教育变革最深厚的动力。C选项说法不对,故本题选C。

  4.D

  【解析】一般认为,“教育”概念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故本题选D。

  5.D

  【解析】现代社会教育的生态功能是教育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所起的作用。随着现代文明的兴起,人类逐渐成了大自然的主人,但同时自然资源的渐趋衰竭和生态环境的明显退化也成为困扰人类的全球性问题。保护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教育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通过环境教育提高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责任;二是通过发展创造科学技术,有效地解决生态问题,提高人类保护生态环境和持续性发展的能力。正因为现代社会教育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所以重视和普及环境教育,并在学校中实施环境教育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题干是生态功能的第一种表现。故本题选D。

  6.A

  【解析】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也是跟其它社会活动的区别。故本题选A。

  7.C

  【解析】尽信书,不如无书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故本题选C。

  8.D

  【解析】“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出自《荀子·修身篇》。故本题选D。

  9.C

  【解析】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A选项说法不符合狭义的教育,而是社会本位论的观点,跟题意无关。B选项说法太绝对,是错误的。题目的表述体现了新的教师观,不再为师是从,学生和老师的身份可以互换。ABD选项均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

  10.C

  【解析】“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做善也”出自《说文解字》。故本题选C。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1吉林教师招聘:第三周模拟题105】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上一篇:2021吉林省教师招聘:第三周模拟题106-

下一篇:没有了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笔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