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7 13:24:54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临江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公务员面试热点:申遗成功,更要做好服务
人民网评:申遗成功,仍不可稍有懈怠
7月7日,经世界遗产委员会21个成员国代表的审议和表决,青海可可西里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翌日,福建鼓浪屿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至此,我国已拥有52处世界遗产。
“可可西里,可爱的藏羚羊生活在这里,这里的童话多么美丽”“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一个被誉为西北“净土”,一个获赞为东南“明珠”,两地申遗成功,可喜可贺,每个中国人都与有荣焉。
在欢欣鼓舞之余,更应该清醒看到,申遗成功并不等于万事大吉,相反,迈出的这成功一步,更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正如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所称,(申遗成功)固然可喜可贺,而清醒、理性,反思、审慎,则是当下应有的态度。与世界遗产强国相比,我们仍有不小差距。各地仍不同程度存在“重申报、轻管理”现象,“申遗热”存在急功近利隐患,申遗时高度集中社会资源投入保护展示,成功后重心转向商业开发忽视后续保护,对世界遗产造成安全威胁甚至破坏。
此非虚言,有中外案例可佐证。武陵源自然风景区申遗成功后,因旅游设施泛滥和城市化倾向而遭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评。当时,此事惊动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朱镕基在相关指示中明确要求:“要下决心加紧拆迁景区内违章建筑,还武陵源景区本来面貌。”德国着名旅游城市德累斯顿,因其存有大量巴洛克式古建筑,2004年被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但是,由于当地政府疏于保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警告后仍然置若罔闻,最终被除名。
纵观以往教训,成功申遗后一般陷入两种误区。一种是疏于管理,“刀枪”入库,甚至任其自生自灭。另一种是过度开发,把世界遗产当成摇钱树,无节制地利用,似乎非要榨干其营养。
无论疏于管理还是过度开发,都背弃了申遗初衷,都会对世界遗产造成安全威胁甚至破坏。刘玉珠局长举例称,丽江古城多次发生火灾事故,清东陵和明十三陵文物连续被盗,暴露出对世界遗产可持续保护认识的模糊和短视。此现象不除,受损的恐怕不只是某一处世界遗产,还有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诚然,不保护好世界遗产,不仅愧对祖先,也有伤国家形象。我们应该确立更为开阔的保护思维,即不能仅仅把保护世界遗产当成自家的事,而应该上升到赓续文明传统、勇担文化使命的高度。正如着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所称,“世界遗产在地域上是我们的,但绝不仅仅是我们的,而是世界的,世界的就是共享的。保护是我们的义务,传承是我们的责任。这才是‘申遗’最根本的目的。”
申遗成功,担子更重。保护世界遗产从来都非易事,但我们别无选择。加强法规建设,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务院制订的法律条例及各省市制订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在这种前提下,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让中国成为与世界遗产数量相符的世界遗产强国,任重道远,不可稍有懈怠。(秦宁)
南方日报:让世界遗产留下来“活”起来
今年是中国成功申遗30周年。日前,在波兰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传来喜讯,我国青海省可可西里和福建省鼓浪屿分别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52处。
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数量巨大、种类丰富、特征鲜明、分布宽广的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自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大量反映各个历史阶段、不同地域文化、不同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历史上因各种原因遭到不断蚕食、破坏的环境景观得以整治,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保护意识和保护理念获得了广泛理解和认同。同时,世界文化遗产在反哺遗产地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也发挥出重要作用,不仅提高了遗产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了生活环境,还以多种方式增加了当地民众和政府经济收益,提供了遗产保护、管理、旅游等多种直接或间接的就业机会。这是申遗带给国家和人民实实在在的变化。
申遗成功可喜可贺,但不能将其作为唯一的追求,要以平和、冷静的心态看待,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到申遗成功后的管理、保护和传承上。必须看到,与其他一些世界遗产大国相比,我国在文物保护、法规建设、文物安全、人才培养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的监管、保护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有些还很突出。其中,最受诟病的便是一些地方将世界遗产当成“摇钱树”,进行过度的商业包装和开发。这通常导致两个结果:一是世界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自然价值遭到商业入侵和破坏;二是公众共享世界的门槛被人为提高,“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门票经济让许多人望而却步。相对于世界遗产数量,我们更应该关注世界遗产的保护责任与义务。这是中国政府作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的庄严承诺,也是成为与世界遗产数量相符的世界遗产强国的必然要求。
这次可可西里申遗,强调是为了保护可可西里的纯净生态而非发展旅游;鼓浪屿申遗,提出合理控制登岛游客数量、改善遗产本体保护状况、提升监测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毫无疑问,这些都是申遗的正确出发点,高度契合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奠定了对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提出“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不过,申遗成功将不可避免带给遗产地更多的游客和更大的负荷。或许一些地方从申遗成功看到的只是满满商机,一不小心就会犯下功利主义的错误,以杀鸡取卵的方式打开大门欢迎四面八方的游客,即便超过遗产地的最大承载能力也在所不惜。在这方面,我们有不少前车之鉴,但愿可可西里和鼓浪屿能守住世界遗产的“本心”,进一步加强对遗产的保护,强化对遗产文化价值的传承,而不是简单沦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工具。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将“突出的普遍价值”作为评选世界遗产的主要依据,如何保护这种超越国家界限的普遍价值,使之有益于全人类的当下和未来,是我们更应思考的问题。近年来,中国政府和民间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保护措施愈发严格,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申遗成功不是最终目的。在保护世界遗产上,我们还有不少路要走。首要的就是树立正确的文化发展理念,不把申遗成功作为“政绩”标榜,逐渐改变“重申报、轻管理”的行为逻辑,想办法将我们已拥有的世界遗产保护好,尽快提升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整体水平。同时,要加大世界遗产领域的国际交流,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深度合作,既把中国最丰富的基因库和最具悠久文化的代表作推向世界,又可以学习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新理念、新做法、新案例,使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下去。
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国家,中国未来必将不断有自然或文化遗产申遗成功,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单必然会不断拉长,而我们肩上的责任和义务也将更加沉重。我们要深知申遗成功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应更多思考对遗产的保护和对遗产文化价值的传承,真正让世界遗产留下来、“活”起来。
工人日报:世界遗产不仅仅是一笔资产
世界遗产名录上的中国名字越多,我们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就越大,并且这是一份世界责任和担当。方方面面都应该努力用行动证明,中国不仅是世界遗产的数量大国,而且是保护世界遗产的“质量强国”。
据新华社报道,北京时间7月8日,中国福建省鼓浪屿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此前一天,中国青海省可可西里已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已拥有52处世界文化遗产,是名副其实的“世遗”大国。
世界遗产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毫无疑问,世界遗产意味着一种认可和荣誉,代表着一份独有和卓然,见证着一段历史和文明。中国的诸多文物古迹、自然景观,能够获准列入其中,无论对当地民众,还是对所有中国人而言,都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未来,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国家,中国在世界遗产名录中还将不断增加新的成员。
欣喜之余,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世界遗产的殊荣和称谓,更意味着一种责任和使命,如果我们没有保护好、传承好这些遗产或者在传承的过程中变了味儿,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失职。
应该肯定的是,我国大多数世界遗产所在地的相关部门和人员,都很重视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平衡,能够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世遗”保护的中国答卷。但与此同时,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和趋势。比如,有的地方把世界遗产的称号当成摇钱树,一旦申遗成功,要么门票涨价,要么过度商业开发,根本不考虑其负荷能力;有的地方把世界遗产当成政绩,重申报、轻管理,只顾给自己脸上“贴金”,不顾世界遗产好坏。湖南张家界、云南丽江古城、山西五台山……这些耳熟能详的世界遗产,都曾被爆出违规开发、过度商业化的问题,一些地方还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亮黄牌警告。哪怕是中国首个世界遗产——长城,也未能幸免,各种保护不力的新闻屡见报端。
地方政府当然可以积极努力地申遗,某种角度上说,把一些世间少有的、别具特色的、有重大价值和意义的文物古迹、自然景观推荐给世界,遗留给后世,也是一种责任和义务。问题的关键在于,不能把世界遗产仅仅当成一种资产、一种谋利的工具,而要明白遗产的概念是什么,申遗的初衷或者说最终目的是什么,如何保证世界遗产真正成为人类共享的精神文化财富并传承下去。
在世界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面,我们还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比如,要严格落实、遵守有关世界遗产的公约,强化作为缔约国的承诺与责任;要加强与其他世界遗产大国在文物保护、法规建设、文物安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坚持严格保护、依法管理、永续发展、成果共享;要对世界遗产所在地的政府和相关人员有更严谨严格的考核、问责机制,防止“指挥棒”跑偏;要更多依靠法律、依靠科技、依靠政府民间“总动员”,来保护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名录上的中国名字越多,我们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就越大,并且这是一份世界责任和担当。方方面面都应该努力用行动证明,中国不仅是世界遗产的数量大国,而且是保护世界遗产的“质量强国”。
保护和传承世界遗产,其实是在守护民族和国家过去的辉煌、今天的资源和未来的希望。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不管有没有世界遗产这个光环,我们都应该竭尽全力去保护每一处绿水青山和文物古迹,对自然和文明抱有一种敬畏之心,一种“遗产”意识。作家冯骥才说:“城市,你若把它视为一种精神,就会尊敬它、保护它、珍惜它;你若把它只视为一种物质,就会无度地使用它,任意地改造它,随心所欲地破坏它。”道理都是相通的。(林琳)
中国青年报:申遗成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
我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数量不断增长,当然可喜可贺。世界遗产越多,越能反映出我国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这让每个中国人自豪。正在人们欢欣鼓舞之际,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一句“不要把申遗成功作为‘政绩’”,就像是一盆冷水,浇醒了不少人。
申遗是一个长期过程,且需排队,没有政府部门的精心准备,没有无数人辛苦劳作,不可能申遗成功。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如愿以偿,相关部门视为政绩未尝不可。不过,刘玉珠的提醒显然更有意义,即申遗成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应该做好保护和管理。
保护好世界遗产才是真正的政绩。如何保护,见仁见智,其中一大前提就是,不把申遗成功当终点,少一些狂欢,多一些冷静。特别在大众欢欣鼓舞之际,多一些清醒与责任意识。
毋庸讳言,“重申报轻管理”的现象的确存在。早在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司巡视员王凤武就坦言,“前些年,国内确实存在‘重申报,轻管理’的现象。一旦申遗成功,随着景区知名度的提高,一些地方出现了无序建设、过度开发的情况。有些地方受到联合国有关专家批评,所造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个案例是,武陵源申遗成功后,因旅游设施泛滥和城市化倾向而遭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评。当时此事惊动了国务院总理,明确要求:下决心加紧拆迁景区内违章建筑,还武陵源景区本来面貌。
故此,切莫认为申遗成功了就万事大吉,更不能把申遗成功当成过度开发的理由,当成敛财的机会。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申遗成功后必须强化保护,但怎么保护?这需要厘清两个问题:
其一,别把开发当成保护,保护世界遗产的核心环节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体现在坚决反对干扰和破坏世界遗产的一切行为;不为,体现在遏制牟利冲动。按照中央相关部门的要求,保护世界遗产可遵循若干规定,比如,必须加强对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审查、监管,重大项目的选址和建设必须进行科学论证后再予以确定;继续加强对重点景区的遥感监测,并派稽查组实地了解情况,以及时发现并制止问题;加强法规建设,各地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务院制订的条例及各省市制订的地方性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教育。
其二,别以保护名义收费,把游客当成摇钱树。申遗成功,有时游客恐怕最怕听见的是“保护”二字。原因很简单,一旦申遗成功,立马身价倍增,一些地方最先想到的往往是提升票价,并且以保护世界遗产的名义提升票价,谁敢反对?保护=收费,未免狭隘。保护世界遗产离不了资金,如何筹措资金确实需要探讨,但该不该掏游客的口袋?如果掏了,这些钱真正会用在保护上吗?如果掏上了瘾,是不是会一直在票价上做文章?到最后,游客的钱没少花,服务却没怎么享受,而世界遗产变成了不会说话的赚钱工具,这岂不是背弃了申遗的目的?
“世界遗产在地域上是我们的,但绝不仅是我们的,而是世界的,世界的就是共享的。保护是我们的义务,传承是我们的责任。这才是‘申遗’最根本的目的。”有学者如是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努力成为与世界遗产数量相符的世界遗产强国,方是公众认可的政绩。(王石川)
以上就是【公务员面试热点:申遗成功,更要做好服务】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
上一篇: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公职人员上班睡觉,公众需要一个解释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