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吉林江南华图 > 2021年吉林省考行测备考:类比推理中成语的奥秘

2021年吉林省考行测备考:类比推理中成语的奥秘

2021-03-22 17:11:28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吉林江南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2021年吉林省考行测备考:类比推理中成语的奥秘

  【导读】华图吉林江南华图教育同步吉林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网发布,更多关于吉林省公务员考试资讯,公务员考试培训等欢迎关注吉林江南华图教育,吉林江南华图教育公务员培训电话咨询:0432-62745155

  2021年吉林省考行测备考:类比推理中成语的奥秘

  成语是我们国家文化的精髓,在公考的行测当中也是经常出现的考点,不只是在言语表达与理解当中考查,在判断推理当中也是考查的重点,那么他主要是集中在类比推理中考查。类比推理中的成语主要考查四个方面,一是考查成语近反义,二是考查成语的感情色彩,三是考查对应关系,四是考查成语构词。接下来,我们一一来分析。

  (一)成语近反义

  无论是国考、省考、事业单位当中,考查成语近义关系和反义关系的题目要稍多一些。其解题关键在于明确成语的意思。因此需要考生平时对成语进行积累。具体如下题:

  例1. 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A. 不以为然∶不屑一顾

  B. 目无全牛∶鼠目寸光

  C. 师心自用∶固执己见

  D. 不孚众望∶众望所归

  【答案】C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与“颠倒黑白”属于近义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不屑一顾”指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B项:“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鼠目寸光”比喻目光狭小见识短浅,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C项:“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固执己见”指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二者属于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众望所归”形容某人威望很高,受到大家敬仰和信赖,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二)成语的感情色彩

  有些题目的成语之间没有近义词跟反义词关系,可以考虑成语的感情色彩。对于词语的感情色彩,一般分为三种:褒义词(附加在词语上的表扬、喜爱、肯定、尊敬等美好情感)、贬义词(附加在词语上的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负面情感)、中性词(站在客观立场,不附加感情),一般情况一下考查褒义词、贬义词居多,较少考查中性词,具体如下:

  例2.大义凛然∶卑躬屈膝

  A.安分守己∶好高骛远 B.穷奢极欲∶节衣缩食

  C.得心应手∶百无一能 D.持之以恒∶虎头蛇尾

  【答案】D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大义凛然”形容有骨气,“卑躬屈膝”指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形容没有骨气,二者属于反义关系,且“大义凛然”是褒义词,“卑躬屈膝”是贬义词。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安分守己”指规矩、本分,不做违规、违纪、违法之事,“好高骛远”指脱离实际地追求目前不可能实现的过高、过远的目标,二者属于反义关系,但“安分守己”是中性词,排除;

  B项:“穷奢极欲”形容奢侈和贪欲到了极点,与“节衣缩食”属于反义关系,但“穷奢极欲”是贬义词,“节衣缩食”是中性词,排除;

  C项:“得心应手”形容技术熟练,“百无一能”指什么都不会做,二者不属于反义关系,排除;

  D项:“持之以恒”指长久坚持下去,“虎头蛇尾”比喻做事有始无终,二者属于反义关系,且“持之以恒”是褒义词,“虎头蛇尾”是贬义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三)对应关系

  成语也考查对应关系,考查频率比较高的对应关系包括目的对应(两个词语为目的关系,如,杀鸡:儆猴),因果对应(两个成语一个为因,一个为果,如,和盘托出:真相大白),成语典故对应(成语故事与主人翁对应关系,如,三顾茅庐:刘备)。由于对应关系的种类比较多,接下去就以一道题目具体讲解。

  例3.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A.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B.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C.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D.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答案】A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因为差之毫厘所以谬以千里,因果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因为一着不慎所以满盘皆输,因为一个极小的差错造成大的失误。和题干对应,当选;

  B项,指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不是因果关系,排除;

  C项,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不是因果关系,排除;

  D项,比喻拿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不是因果关系,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四)成语构词

  如果题目的成语之间没有明显的语义关系,可以考虑成语构词。常见的成语构词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主谓式成语:是指由主语+谓语(可带状语或宾语)的形式构成的成语,如:螳螂捕蝉。

  2. 动宾式成语:是指由动词+宾语构成的成语,如:三顾茅庐。

  3. 偏正式成语:结构是前面的词可以用来修饰后面的词的成语,如:黔驴之技。

  4. 连动式成语:,两个词组成,表示两动作先后发生,如:落地生根。

  5. 联合式成语:结构由前后结构由四个字并列构成,或者前两个字和后两个字的结构并列,如:酸甜苦辣。

  接下通过一道例题来具体展示成语构词在类比中的应用。

  例4.争分夺秒∶翻山越岭

  A. 深入浅出∶前俯后仰 B. 翻云覆雨∶想方设法

  C. 心服口服∶甜言蜜语 D. 以牙还牙∶生气勃勃

  【答案】B

  【解题思路】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争”与“夺”均为动词,“分”与“秒”均为名词,“争分夺秒”属于动宾联合式成语,“翻”与“越”均为动词,“山”与“岭”均为名词,“翻山越岭”属于动宾联合式成语。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深”修饰“入”,“浅”修饰“出”,“深入浅出”属于“状语+中心词”的状中联合式成语,“前”修饰“俯”,“后”修饰“仰”,“前俯后仰”属于“状语+中心词”的状中联合式成语,并非动宾联合式成语,排除;

  B项,“翻”与“覆”均为动词,“云”与“雨”均为名词,“翻云覆雨”属于动宾联合式成语,“想”与“设”均为动词,“方”与“法”均为名词,“想方设法”属于动宾联合式成语,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心服口服”属于“主语+谓语”的主谓联合式成语,“甜言蜜语”属于“定语+中心词”的定中联合式成语,排除;

  D项,“以牙”是“还牙”所采取的方式,“以牙还牙”属于偏正式成语,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其实成语在类比中的考查不会特别难,首先需要了解考法,其次就是对于成语进行积累。相信以上的讲解对于大家公考备考中会有一定帮助。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1年吉林省考行测备考:类比推理中成语的奥秘】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笔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