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敦化华图 > 公务员面试预测题库6月29日

公务员面试预测题库6月29日

2021-02-18 09:57:44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敦化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公务员面试预测题库6月29日

【今日精讲】2015年11月27—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对此,你怎么看?

  解析: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全面系统部署。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我们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80%以上下降到2014年的7.2%。这个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仍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如何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提高脱贫攻坚成效,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一是精准识贫。精准扶贫,前提是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贫困户逐一摸底,搞清楚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建档立卡,实行动态集中管理,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而宜。

  二是精准施策。精准扶贫,核心是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让不同的贫困群众吃上不同的“政策小灶”,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互补作用,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可以解决3000 万人脱贫;通过转移就业,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通过易地搬迁,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总计5000万人左右。还有2000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可以通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三是精准落实。精准扶贫,关键是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确保政策到位、项目到位、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到位,按时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四是精准脱贫。精准扶贫,最终是为了精准脱贫。在这方面,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要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摘帽不摘政策。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实行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

  “众人拾柴火焰高。”扶贫脱贫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进来。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采取包干方式参与扶贫。“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1、2015年11月中央政法委公开通报5起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案例,对此你怎么看?

  解析:中央政法委做出相关通报这一做法,不仅保证了司法公正,而且对于贪污腐败的现象进行了严厉的制止,为司法公正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增强了司法公正在人们心中的公信力,为司法社会公平正义树立了榜样。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查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是在保障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以权压法、干预司法的现象比较突出。最终导致司法不公,侵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损害了法律权威和法治公信,戕害了社会公平正义,使得法律权威和公信力在公民的心中大打折扣。领导干部干预司法的现象为什么还会存在,原因有一下几点:

  第一,有些领导干部法律意识不强,不明确法律授予的权利,权利的边界以及权利行使的程序原则,甚至出现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现象出现。

  第二,干部内部各层级权限制约和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内部人利用上下级、同事、熟人等关系打听案情,插手案件进展,对于司法审判过程进行干预,造成司法不公,以至于出现冤假错案。

  第三,公众诉讼渠道不畅通,无法对于当事人的案件进行合理的了解,当事人缺乏知情权,诉讼参与人不能说真话讲实话,无法对自己合理的诉求进行诉讼。

  第四,司法在案件进行时不透明,让公众无法对案件进行监督,对于审判过程中的流程不公开,一定程度造成了徇私舞弊,暗箱操作。

  为了防止领导干部再次干预司法,造成司法不公的现象发生,首先,建立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对于任何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机关办案,都要进行记录、通报,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冤假错案或其他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其次,明确司法机关内部各层级权限、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办案人员办案责任制,做到谁办案谁复杂,防止内部人员干预司法案件;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指责保护机制,为司法人员办案确立保障。

  再次,推进阳光司法,让司法权利在阳光下运行,防止暗箱操作,最大限度压缩徇私舞弊的空间,受公众对于司法人员过程的监督,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最后,领导干部要带头守法,增强守法意识,自觉遵守法律,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能够真正运用自己的权利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要让坏人受到惩治,要让正义得到伸张。

  我相信,经过政法委这一举措,会有效遏制干部干预司法的现象发生,通过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加大相应的执法力度打击,人民能够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得到自己利益的保障,进而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自身的司法权,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让司法腐败走出人们的视线,营造更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2、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需要把各方面工作纳入法治化、规范化,对此你怎么看?

  解析:依法治国是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需遵循的原则,只有把各方面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轨道,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目前我国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到了攻坚期和深水期,我们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领导人民攻坚克难,推进建设小康社会,只有更好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才能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靠法制,国家才会富强,人民才会富裕。

  怎样才能运用法治推动社会发展呢?

  首先,加强立法领导,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重大任务,加快重点领域立法,加强立改废释并举,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应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和体系。

  其次,促进严格执法,通过党的各方面领导,监督和促进政府部门严格执。推行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调控和治理经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做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再次,支持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加强对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司法保障,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不得让司法机关作出违反法定职责和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

  最后,带头守法用法,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带头守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法治观念,坚持依法决策,切实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

  运用法治推动小康社会发展,小康社会发展也需要法治进行规范,共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3、2015年元旦,期盼已久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提出了对环境污染“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措施,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环保法。对此,你怎么看?

  解析:最严环保法:表明了我们党和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改革开放以来,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的增长,使得资源环境形势越来越严峻,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环境质量差,生态受损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存与长远的发展,阻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所以,这样严厉的环保法,可以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实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环境质量指标,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民生福祉,以自然为准则,可持续发展,保护了自然环境,也保护了人类自己。而且,保护生态环境也就是保护生产力,进而能够长远发展。

  改善环境,推进环保法,以后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不断改善空气,水,土壤污染严重问题,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充分发挥多污染物综合治理协同效应和共治效应。

  第二,扩大污染物总量控制范围,不仅要对已有污染进行控制,还要减少甚至杜绝新的污染,增加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不断提升地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第三,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不断完善,跟的上时代发展,建立全国统一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更好的实现天蓝地绿水净。

  同时,还要做好发展的长期规划,结合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加上严格的制度保障使得资源利用逐渐高效化,进而实现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全面小康进程。

  4、“治国者先受制于法。”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解析:治国者先受制于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古代就有了这种法律面前一切平等的治国理念,治国者先受限于法要求我们对执政者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实现法律公平正义,从而更好的推动国家的治理。

  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是国家治理发展的先锋队,肩负着复兴中国的历史重任,因此必须要严格规范党规党纪,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利关进在制度的囚笼里,治国者受到法律的强有力制约,带头遵法守法,才能让公民的法律意识深入人心。

  虽然我国现在发展的日益壮大,但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抓紧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有效的解决党内法规中存在的碎片化和老化问题;其次我们要及时将实践成果固话为制度,在我们社会主义探索的过程中有很多好的做法,但没有持续推行下去,因此我们要认真梳理,把好的举措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有效的限制执政者权利的滥用;最后就是要提升党内法规的执行力,法律是国家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但是即使有了良法善法不去执行,那仍然是形同虚设,现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官官相护、无视党规党纪的现象,只有我们从严治党,严抓法律法规落实,防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出现,才能不让党规党纪成为稻草人。

  欲肃民风先正官风,作为国家的建设的脊梁骨,党员干部一定要发挥先锋队、先进性的性质,严格遵法守法、依法执政,从而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国法就是“国标”,是公民必须遵守的底线;党规是党员的标准,一定严于“国标”,否则党就难以保持先进性,请结合全面小康建设谈谈你的理解。

  解析:国法就是“国标”,是普通公民必须遵守的底线,这体现了国家对公民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的最低要求,而党规是对党员标准,要严于国法,就说明作为党员要起带头作用,所以要以更高的标准加以约束。这就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

  如果党员干部队伍不能以一种更高更严的标准来约束自己,反而以权压法,徇私枉法,钻法律的空子,那么就无法建设高效型、责任型、服务型政府。我们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连党员干部都不能起到正确的带头作用,可想而知会对社会有序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我们党作为领导国家发展的风向标,肩负着领导13亿多人民奔小康,就必须使党规党纪严于国法,以更严格的标准约束自己,规范党员干部队伍,保持党的高度责任感和党的先进性,从而以正确的方向和路线指导国家发展。

  我们党是执政党,是肩负神圣使命的政治组织,只有严明党规党纪,才能保证党的事业有发展壮大的不竭力量。“正其身者,方能正人。”国家法律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底线,党规党纪对于党员的要求要严于国家法律对普通公民的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更应该严格遵守党规党纪的规范和约束,在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担起国家发展的重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时期,真真正正起到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让人民群众在党的照耀下感受到党的温暖,更好的向小康迈出坚实的一步。


领取免费图书及网课请拨打:0433-8916776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公务员面试预测题库6月29日】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笔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