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1 14:54:52 事业单位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吉林华图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0.10.12)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
A.阶段性
B.科学性
C.革命性
D.实践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知识。A项:哲学属于上层建筑,所以任何哲学都有适用的范围和时间段,因此任何哲学都具有阶段性,这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地方。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B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正确的。但是其他哲学尽管有不少错误的地方,但也是人类对于世界的思考和认识,有其正确的部分。因此这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C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有两个含义,一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以往哲学的革命,这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哲学的特征。另一个革命的含义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这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特征。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D项: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观点,它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实践性。D项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D选项。
2.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推进过程中要抓住改革,使改革精确落地,要学会“十指弹琴”以改革发展统筹各项工作,让全面深化改革持续进行。从哲学的角度看,这启示我们( )
A.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C.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D.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A项:题干“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体现了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但这句话不是题干的重点。题干中强调我们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启示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B项: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属于认识论的内容,选项本身表述没有错,但题干仅强调中国改革过程中的主要矛盾。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C项: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强调矛盾的主要方面,而题干强调的是主要矛盾这一个知识点。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D项: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题干强调“我们要学会‘十指弹琴’以改革发展统筹各项工作,让全面深化改革持续进行。”“十指弹琴”就是强调我们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即启示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D项正确,因此当选。因此,选择D选项。
3.列宁曾说:“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意思的是( )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根本性的标准
C.正确把握生产力发展这个标准,就为我们分析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
D.只要运用生产力标准,就可以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并选错误项。A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A项正确。B项: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这是因为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是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B项正确。C项: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带有根本性的标准。正确把握和运用生产力标准,就为我们分析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C项正确。D项: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的水平,就是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D项说法过于绝对,生产力是基础和根本,但是还要有更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为附属条件。D项错误。因此,选择D选项。
4.美丽乡村建设在为农村带来发展机遇与动力的同时,也陆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地方缺少科学规划,不是静下心来寻找自己的特色,而是盲目采取复制模式,结果破坏了农村原有风貌和特点,导致“千村一面”,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在发展过程中没有( )
A.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C.抓住重点和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坚持适度原则,控制量变的限度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A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中,每个乡村都没有找寻自己的特色,导致“千村一面”。其没有认识到矛盾具有特殊性,题干中强调盲目采取复制模式,没有做到做事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项与题意相符,当选。B项: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题干中,乡村建设并没有体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与题意不符,B项不当选。C项: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题干中美丽乡村建设没有体现主要矛盾,与题意不符,C项不当选。D项:度的辩证原理要求我们在一切实践活动中掌握“适度”的原则。所谓“适度”,其基本含义是主观的认识和行为必须同客观事物的度保持适合。题干中乡村建设“千村一面”,失去自己特色,并没有体现适度原则,与题意不符,D项不当选。因此,选择A选项。
5.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些论述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和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这一价值的哲学依据是( )
A.人民群众代表着最先进生产力
B.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唯一力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A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具体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人民群众代表着最先进生产力表述错误,A项不当选。B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的作用,是因为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B项正确。C项: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但不可能所有人都去直接行使权力,只能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人民群众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表述错误,C项不当选。D项: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而人们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人们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唯一”表述错误,D项不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
6.唯政之要,唯在得人,治国理政,关键在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多次强调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蕴含的哲理与下列观点最接近的是( )
A.人多力齐推倒山,众人拾柴火焰高
B.好钢用在刀刃上,用力用在节骨眼
C.分清主流和支流,细节能决定成败
D.一滴水要永恒,那就把它放到大海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治国理政,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多次强调治国理政的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的选任,体现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主要作用,办事情要分清主次的哲理。A项:“人多力齐推倒山,众人拾柴火焰高”强调的是整体的力量,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A项与题意不符,因此不当选。B项:“好钢用在刀刃上,用力用在节骨眼”也体现了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的重要性,符合抓主要矛盾的要求。B项与题意相符,因此当选。C项:“分清主流和支流,细节能决定成败”体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C项与题意不符,因此不当选。D项:“一滴水要永恒,那就把它放到大海”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联系,蕴含着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同时也指一个人要融入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D项与题意不符,因此不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
7.《庄子•秋水》中,河伯见百川灌溉,径流之大,两岸间不辨牛马,便欣然自喜,后顺流而东,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方才望洋兴叹。河伯之初欣然自喜,后来却只能望洋兴叹是因为河伯之前( )
A.按图索骥,守株待兔
B.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C.一成不变,墨守成规
D.坐井观天,盲人摸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河伯之所以望洋兴叹是因为之前看到自己“径流之大,两岸间不辨牛马,便欣然自喜”,后来才发现北海比自己大太多了,只能“望洋兴叹”,河伯之前只看到了局部,却看不到整体,割裂了局部和整体。A项:按图索骥指的是一味按照马的画像寻找千里马,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强调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守株待兔中守株之人错将偶然性当成了必然性。A项与题意不符,因此不当选。B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比喻只看到了局部,看不到整体。二者所反映的哲理一致。B项与题意相符,因此当选。C项:“一成不变,墨守成规”是一种机械的、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没有从运动变化发展的角度看世界。C项与题意不符,因此不当选。D项:“坐井观天,盲人摸象”所犯错误为以部分代替整体。BD都在说整体、局部。材料中,河伯之所以望洋兴叹是因为之前看到自己“径流之大,两岸间不辨牛马,便欣然自喜”,后来才发现北海比自己大太多了,只能“望洋兴叹”,河伯之前只看到了局部,却不知道整体,只知部分,却不知道有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是只知有树木,只知道部分,不知道有整体,错误一致。而“坐井观天,盲人摸象”的错误是用部分代替整体,盲人只摸到了腿、耳朵、尾巴等部位,就当成了大象整体,用局部器官代替整个大象。D项与题意不符,因此不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
二、多选题
8.近日,一段顺口溜在网上广为流传:“龙生龙,凤生凤,低头的孩子手机控”。这一顺口溜体现的哲理有( )
A.联系具有多样性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C.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D.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AD项:AD项说法都是正确的,但是都和题意没有关系。A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龙生龙,凤生凤,低头的孩子手机控”体现了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联系,并且这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B项正确。C项:“低头族”的父母对孩子有一种影响,一件事情引起另一件事情的发生,属于因果联系。所以说,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密不可分。C项正确。因此,选择BC选项。
9.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一哲理的有( )
A.牵一发而动全身
B.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C.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不再返
D.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A项:“牵一发而动全身”意思是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说明事物整体和部分之间是有联系的,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能决定整体。没有体现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一哲理。A项错误。第二步,B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意思是即使多日不见,别人已有进步,即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体现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世界是永恒发展的。B项正确。C项:“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不再返”意思是快速飞驰的时光,使人迅速变老,时光过去就不会回来了。体现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C项正确。D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意思是付出一份劳力就会得一分收益,无论成功与否,都是积累的过程。体现的是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没有体现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一哲理。D项错误。因此,选择BC选项。
10.下列名人名言中,与“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道理相同的有( )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
D.你要批评指点四周风景,你首先要爬上屋顶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意思是没有在慢慢长夜哭过的人,是不可以和其讨论人生这个话题的,只有经历过,才能有感触,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A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A项符合题意,当选。B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项符合题意,当选。C项:“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强调的是劳逸结合,体现了适度原则。C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D项:“你要批评指点四周风景,你首先要爬上屋顶”强调的是只有切实看过周围的风景,才有资格批评指点,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项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ABD选项。
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