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5 14:23:17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吉林华图
1.A【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作品。
第二步,《辛德勒名单》是澳大利亚作家托马斯·基尼利创作的长篇小说,讲的是二战期间,一个德国商人将1000多名犹太人救出法西斯集中营的故事,后被拍成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静静的顿河》是以俄罗斯哥萨克人参与一战为背景的作品,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代表作。
C项:《智取威虎山》改编自作家曲波的作品《林海雪原》,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人与威虎山匪帮斗智斗勇的故事,而解放战争在二战之后。
D项:《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描写的是19世纪初俄国人民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
2.B【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空气污染相关知识。
第二步,标记关键词“PM10”“影响最小”“最有效”。结合题干和选项,②造纸厂主要是废水污染,产生的粉尘并不多,排除AD选项。
第三步,③市区车辆限号主要影响PM2.5,排除C选项。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PM2.5又称细颗粒物、可入肺颗粒物,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
PM10又称可吸入颗粒物,固态颗粒物。
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该城市空气质量差的原因是PM10浓度严重超标,PM2.5在正常范围,所以改善空气质量最有效的方式是要减少PM10排放量。
①水泥厂最主要的污染物是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会产生较多的固态颗粒物污染,所以应该整改。
②造纸厂主要的污染是废水污染,题中是最有效的改善空气质量,所以②不选。
③汽车尾气属PM2.5,但是PM2.5在正常范围,因此汽车尾气排放并非题中所述的主要污染源,所以③不选。
④郊区植被能影响城市空气的流动,进而影响粉尘的流动,起到吸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的效果。
3.D【解析】第一步,题干考查城市规划。
第二步,题干图形出现居民区、河流、风向、铁路、公路等。本题的关键点是上风向和河流上游,这个地点不应该建有污染环境的设施。
第三步,①处相对于居民区,位于河流上游,并处于上风向,建于该处的工厂不能有废气和污水排放,所以适合建自来水厂。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化工厂产生的污染有废气、废水及固体废物等,风会将污染物吹入居民区。
B项:钢铁厂产生的污染有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及噪声,会严重影响到居民区的生活。
C项:造纸厂会带来大量的水污染,会严重影响下游居民的生活用水。
4.A【解析】第一步,题干考查京沪铁路和名胜古迹所在省份。
第二步,京沪铁路起于北京终于上海,而景德镇在江西,京沪铁路不经过江西省。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A项:京沪铁路自北向南经过的省份有: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而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位于江西省。
B项:蓬莱阁位于山东省。
C项: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
D项:黄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
5.C【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以及在此期间的科技成果。
第二步,标记关键词“世界杯”“半导体收音机”“彩色电影”“互联网”。
第三步,彩色电影最早出现在1935年,冷战是指1947年至1991年期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从时间上看,C项对应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辛亥革命时间为1911年10月10日,而第一届世界杯于1930年在乌拉圭举办。
B项:五四运动时间为1919年5月4日,而半导体收音机最早出现在1946年。
C项:1935年,世界第一部真正的彩色电影《虚荣城市》问世。而冷战时间是1947年至1991年。
D项:越战时间为1955年到1975年,而互联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最初只是限于研究部门、学校和政府部门使用。90年代初,独立的商业网络开始发展起来。
6.A【解析】第一步,题干考查恐龙。
第二步,恐龙是出现于中生代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è)纪)的陆栖脊椎动物。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霸王龙即雷克斯暴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也是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剑龙是一种巨大的食草恐龙,是一种生存在侏罗纪晚期的草食性动物。
C项:恐龙属于脊椎动物亚门类中的爬行纲。
D项: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克隆生物需要完整的DNA序列,因此仅有某个DNA片段无法克隆恐龙。
7.C【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林业思想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本题具有秒杀性。一般情况下,“林业”应当与“林”“木”有关,ABD三项都含有“林”或“木”字,只有C项例外。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孟春之月,禁止伐木”出自《礼记·月令》。是指春天万物苏生,正是各种动植物开始繁衍、生长的季节,此时禁止砍伐树木。属于林业思想。
B项:“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按季节进山砍伐林木,那么木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项:“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禀”出自《管子·牧民》,是指凡是一个国家的君主,必须致力于四时农事,确保粮食储备。管子把农业生产与国强民富联系起来,强调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属于农业思想。
D项:“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出自《逸周书·大聚篇》。是指阳春三月,不去拿斧头进山林砍伐,让草木自然生长,体现了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属于林业思想。
8.B【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元素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题干信息“a表示……氧、硅、铝”,所以阴影部分必为“氧、硅、铝”三种元素的一种,硅和铝不易燃烧,氧气为支持燃烧、本身不燃烧,所以B项“其单质可以燃烧”必然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为氧、硅、铝,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为碳、氢、氧,所以阴影部分的元素为氧。
A项:冶金工业包括钢铁冶炼、有色金属冶炼过程都大量使用氧气,其明显作用是强化冶炼过程,达到增产节能的效果。
C项:碱类物质是指水解后或熔融时产生大量氢氧根离子的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在组成上这类物质一定含有氢、氧元素。
D项: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氮气最多,约占78%,其次是氧气约占21%,其余为氩、二氧化碳、臭氧、水汽等微量气体。
9.C【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导体及其导电原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本题可以利用反向思维推导。空气中含二氧化碳,即也有碳元素,但是空气不是导体。由此推出石墨导电的原因不应是“含有碳元素”。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某物质的原子的价电子较少,外电子层不饱满,或速率很低,存在着电子空位,在电压的作用下外来的电子进入电子空位,电子在电子空位间换位移动,形成电流。即金属导电原因是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B项:人体组织中含有大量水分、矿物质、电解质,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所以人体会导电,同时人体的导电率的高低还与皮肤的干湿程度有关。
C项:石墨中每个碳原子与其他碳原子只形成3个共价键,每个碳原子仍然保留1个自由电子来传输电荷,所以石墨能导电。
D项:酸碱溶液中有大量自由离子,如酸中有H+,碱中有OH-,离子能自由移动并传递电荷,起到导电作用。
10.A【解析】第一步,题干考查与雪相关的知识。
第二步,降雪的条件有三个,一是大气中含有较多的凝结核,二是要有充分的水汽,三是温度达到0℃(冰点)以下。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A项:雨、雪、雹都是降水,降水的条件也应适用于任何其中之一。
B项:盐水的冰点比水要低,雪上撒盐以后,雪周围的水融化成盐水,在同样的温度下再也凝固不了,这样雪就会不断融化。
C项:“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雪融化吸热,温度降低。
D项:夏季高空如果有较强的冷气流,也有可能导致“六月飞雪”,如2007年新疆就出现过“六月飞雪”的现象。
以上就是【【2018寒假作业第19天】常识判断】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10w+
阅读量150w+
粉丝2w+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