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考申论试题解读:政治色彩浓郁
2016年国考申论试题解读:政治色彩浓郁在材料设置上有着很强大的时效性,同时也涉猎估计中外的例子,在题目命制上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市地级)采取四大题五小题的命题模式,侧重考查概括与贯彻能力,考查考生从事机关工作的能力。 涉猎古今中外案例 材料中涉及既有我国古代苏东坡治理西湖、张居正颁布的一条鞭法的案例,又有现代生活中交通、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政策制定案例;既有我国政治领域反“四风”政策的相关条例,又有美国制定养老保险的计划。可谓案例来源广泛,可读性较强。 时效性强关注社会热点 材料选取近来民众关注且在网上讨论热烈的党员干部“四风”问题,以及今年上半年发生的民众普遍关心的文化、教育、交通等问题,有一定的时效性。 材料选取突破常规,更加灵活多变 2016国考申论(市地级)材料选取了某市政务信息网中“市长信箱”收到的几例市民网络来信,按照来信——答复——办理情况——来信人反馈建议的逻辑展开,凸显机关公文实务。 题目命制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市地级)采取四大题五小题的命题模式,侧重考查概括与贯彻能力,考查考生从事机关工作的能力。 第一题为贯彻执行题,题目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好政策”进行汇总,整理出一份简报,形式新颖,实则考查考生提炼观点的能力。 第二题为贯彻执行题,列出某政府办理市长信箱,回复群众来信的操作流程,考查考生对机关工作的认知能力和透过案例型材料总结一般观点的能力。 第三题为两道小题,均为概括题型。第一小题为分析原因,依然从某项政策的制定入手,分析引起热议的原因;第二小题针对网络上的网民讨论,概括观点及理由,属于常规题型。 第四题为话题作文,结合对材料结尾的一句话的思考也一篇文章,突出作文主题“好政策能够涵养公民的理性和德行”。 综上所述,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市地级)聚焦“好政策”,体现民生关怀,涵养公民的理性与德行。考生不仅要在平时对社会热点事件要有持续的关注,更重要的是要结合相关的政策和理论,强化锻炼考生的基本能力,考生们只要以不变应万变,定能成功应对此次考试,让“梦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