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赛国考版——2016年国考言语题型特点分析
刚刚结束的2016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题目依旧是多年未变的40题,许多考生做完前20题时,都感觉在参加国考版的成语大赛。什么原因呢?前20题逻辑填空中,选项涉及成语的题目共13个,共60条成语,题量占比65%,可见出题人对成语的偏爱。围绕成语的重点考察,本次考试言语部分在形式上也有一些新的变化,现整体分析如下: 一、得成语者得言语 在逻辑填空部分,往年高频考查成语再次光顾,如大势所趋、当务之急、未雨绸缪、有的放矢、杀鸡取卵、固步自封、抱残守缺…… 下面就例举一些考生回忆版的试题供大家交流。 例题1、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医疗体系,无论是免费医疗还是市场化的医疗体系,都各有弊端。但从生存权和人的尊严的角度看,对个人免费或少量收费的医疗实乃。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考生回忆还原,华图教育搜集整理) A.当务之急 B.大势所趋 C.未雨绸缪 D.万全之策 【答案】B大势所趋: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例题2、实际上雾霾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识别污染源是有效治理大气污染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京津冀区域而言,认清区域内污染源的共性及差别,有助于区域内地区地对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考生回忆还原,华图教育搜集整理) A.因地制宜 B.正本清源 C.有的放矢 D.万全之策 【答案】C 有的放矢:比喻说话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或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处理。 【解析】本题易错选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已包含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措施,与文段后面的“对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的内容重复。故选C。 例题3、资源为国家所有,资源开发本不该成为暴利行业。以大幅提高修复基金、生态补偿基金额度,作为,让有能力、有资质、负责任的企业成为开发主体,使其成为未来矿产开发的方向。与此同时,建立矿山生态终身追责机制,严厉打击私挖滥采,让者得不偿失,这样才能保障矿山资源有序开发。(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考生回忆还原,华图教育搜集整理) A.壁垒唯利是图 B.标准暴殄天物 C.门槛杀鸡取卵 D.标杆寅吃卯粮 【答案】C 【解析】提高基金额度,就是提高准入机制,这就是门槛高了。后面的私挖滥采,这就是只顾眼前不顾生态发展的长远大计。对应“杀鸡取卵”。杀鸡取卵: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故选C。 二、片段阅读提问方式灵活多样。 如:“作者接下来最不可能讲述的是”、“文中的心理学发现可以解释下列哪一种行为”、“下列哪句话最能概括这段文字所包含的道理”,这些提问方式都较为新颖。 三、侧重意图判断题的考查。 题量为8道左右。主旨题只考查2题左右。 四、语句表达总体题量上升,考查了6道题目。 本次试卷对语句表达部分考查较为侧重,尤其是语句排序类题型考查了3题。比往年常规的2题题量是增加了1题。语句填空题考查2题,下文推断题考查1题。 华图教育 吕萍 2015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