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考申论作文命题趋势和攻克难点秘方
作为申论科目中难度较大的文章写作题型,历来是参加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高度关注的重难点,华图教育为广大考生分享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作文命题趋势及难点攻克方法,希望能对考生有一定帮助。 一、把握趋势:国考文章命题特点分析 (一)文章出题类型以话题类为主 自2012年考试以来,大部分国考副省、地市的文章题干中,都喜欢给出材料中的一句话、一个故事,要求考生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结合社会实际,写一篇文章。这种类型我们称为话题类文章。 (二)立意隐藏在题干中 “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直接决定文章的评分档次。而从国考历年真题来看,其实只要考生好好研读题干,读懂题干中文字的含义,自然能够准确得出文章立意。 (三)文章主体部分是分析论证 从2014国考以来,文章结构越来越以分析论证总论点为主,而不再是提出对策。参考结构可以为:开头1段提出观点,分论点2-3段论证观点,对策段1段落实观点,结尾1段总结全文。 (四)人文色彩日益浓厚 不论是2014副省考到的“慢生活“,还是2014地市考到的”幸福与缺陷“,再到2015考到的”科技与人文的关系“,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考官更注重对人们内心世界的关照,更注重人文化关怀。这要求大家不仅平时要关注当下的社会热点事件,更要有一种人本思想来考虑问题,分析问题。 二、难点攻克:分论点有效支撑总论点 刚才提到话题类作文,立意的来源一般是源于题干中的这句话,再结合有关材料最终确定最后的总论点。总论点提出之后,令很多考生头痛的是,不知道分析论证为主的文章如何展开详细论证,进而来有效支撑总论点。其实,分析论证无非是从内涵、原因、影响、关系等几个方面入手,多角度展开。 【示例1】 总论点:纠偏“去中国化”扶正传统文化 分1:分析“去中国化”的危害(1段) 分2:分析“扶正传统文化”的意义(2段) 分3:如何做?(1段) 具体呈现段首句: 分1:“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Xxxx(现状+危害) 分2: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分3: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综合国力。 对策段:扶正传统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大力保护和传承。 【示例2】 总论点:科技与人文同样精彩 分1:科技的精彩源于科技的生命化特征。 分2:科技的精彩在于它带来的巨大变革。 分3:科技的精彩在于它是一种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