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考行测备考:你不知道的“推出关系”
提到“推出关系”不少学生会比较陌生,不明白其具体所指。其实,推出关系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在逻辑判断中,只要能满足A→B这样一层逻辑关系的命题,我们都可以将它们看做是推出关系,也就是说推出关系的实质就是A→B。推出关系除了涉及到我们常说的翻译推理这类题目之外,在真假推理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以往我们了解的真假推理中的包含关系,其实就是推出关系的一种。 真假推理中常见的推出关系有: 所有→某个→有的 所有不→某个不→有的不 A且B→A→A或B A且B→B→A或B 以上这些是我们在做题中比较常见的几种推出关系,但是确实存在一些我们不常见的,甚至很多学生不了解的推出关系也在题目中出现过。 【例】某机关拟在全民国防教育日举办专项国防教育活动。至于采用何种活动形式,组织者甲、乙、丙三人意见如下: 甲:如果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那就不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 乙:如果不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那就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 丙:不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 上述三人的意见只有一个人的意见与最后结果相符合,最后结果是: A.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也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 B.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不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 C.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不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 D.不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也不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 这道题中,提问方式为只有一个是真的,因此我们可以确定这是一道真假推理。我们知道,真假推理类题目首先第一步是要在题干的论断当中找关系,但是这道题中很明显没有我们常见的矛盾、反对和推出关系。其实,这道题中就隐藏着我们不甚了解的一个推出关系。 我们知道在矛盾关系中 “A→B与A且-B”为一个矛盾关系 “A且-B与-A或B”也为矛盾关系 所以,A→B = -A或B 当-A为真时,-A或B为真,A→B也是为真的,所以 -A→(A→B) 当B为真时,-A或B为真。A→B也是为真的,所以 B→(A→B) 因此,这就是两个我们不常见的推出关系。同样满足推出关系“一真前假,一假后真”的性质。 在回到题中,题干中给出的三个人的论断可以简写为: 甲:读且知→-(文且专) 乙:-(文且专)→读且知 丙:-(读且知) 三人中只有一句为真 三人中,我们可以找到丙和甲是一个“-A→(A→B)”的推出关系 丙→甲 由一真前假可知,丙为假,所以我们可以知道,“-丙”既“读且知”为真。 此时,我们可以发现,-丙和乙是一个“B→(A→B)”的推出关系 -丙→乙 所以我们能够得知,乙所说一定为真,甲所说一定为假。那么真话为(读且知)且(文且专) 所以本题答案应为A选项。 这类推出关系所涉及的考题比较少,而且属于难题范畴,考生可先多熟练掌握常规的矛盾、反对、推出关系,在建立起完善的知识储备后,在备考其它推出关系。 河北分校 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