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招帮你读懂2016年国考“细节理解题”
“细节理解题”是国考的必考题型,题量一般是在三道题左右。虽然题量不大,但是在分分必争的国考中也是必须要把握好的一类题型,我们可以通过这两招读懂“细节理解题”。 第一招:识别 首先,需要判断什么题目属于细节理解题。通过对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三年的细节理解题的梳理,可以得知该题型的提问方式有: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错误)的是;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不符)的是;这段文字(没有)论及的是;从这段文字(不)可以推出。 第二招:辨错 细节理解题的错误选项经常会犯这两类错误:无中生有和偷梁换柱。“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有些选项中的内容信息原文中可能根本就没有。“偷梁换柱”是指:原文中提到这点,但是选项却把这点偷换成其他事物。下面我们以真题为例来阐述这两类错误。 【2015年50题】铁是所有有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海洋浮游植物必须要从海水中汲取铁质。海水中生成的铁通常很少,因此对于广大的海洋地区来说,铁的有限性限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海水中的铁主要来自河流中的悬浮质,然而这些含铁悬浮质大多都在近海地区沉积下来,因此风尘的输送成为远离大陆的海洋中铁的主要补给形式,尤其是对铁量较少的地区(如高纬度海域)来说,这种补给对于浮游植物的生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深海浮游植物的主要功能是分解含铁悬浮质 B.低纬度地区海洋中的铁主要来源于风尘输送 C.风尘输送的含铁物质对海洋浮游植物很重要 D.深海地区的铁主要以河流悬浮质的形式存在 解析:A项是针对原文第一句设置的选项,那么我们会发现原文中只提到“海洋浮游植物必须要从海水中汲取铁质”,没有提及浮游植物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所以A项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 B项是针对原文的第三句话,原文说“因此风尘的输送成为远离大陆的海洋中铁的主要补给形式,尤其是对铁量较少的地区(如高纬度海域)来说”所以B项偷梁换柱,不是低纬度地区海洋中的铁主要来源于风尘输送,而应该是高纬度海域。 C项也是针对原文的第三句话,根据原文中提到“风尘的输送成为远离大陆的海洋中铁的主要补给形式,尤其是对铁量较少的地区(如高纬度海域)来说,这种补给对于浮游植物的生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C项符合原文。 D项是针对原文第三句话的开头部分“海水中的铁主要来自河流中的悬浮质,然而这些含铁悬浮质大多都在近海地区沉积下来”,所以D项犯了偷梁换柱的错误,应该是近海地区的铁主要以河流悬浮质的形式存在,而非深海地区。 综上所述,各位考生熟悉掌握“识别”“辨错”这两招,能够快速有效地读懂言语理解与表达的细节理解题。 大家如果还有其他问题需要咨询,可添加QQ群139380468。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16:00,华图各科目老师将轮流接受大家的咨询,并带领大家一起做题,也可以直接拨打华图前台电话:0755-82072866。华图教育深圳分校祝大家公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