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之主旨概括题考情分析
2016年国考即将来临。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模块中的片段阅读近年来稳定在20道题左右,占其总题量的1/2,尤其是主旨概括题,是阅读理解中题量较大的题型,有一定难度,出现模棱两可的答案,很多考生这部分题目得分率并不高。如何应对此类题型?本文会进行详细分析。 一、近7次考试题量分布统计 国考近五年主旨概括的题量分布统计。 二、国考命题规律分析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近几年国考中主旨概括的题量基本保持平稳,2011年是7道题,2012年考查5道,2013年是2道题,2014年是2道题,2015年考了3道题,因此,预计2016年的国考很有可能会出现2-7道主旨概括题。 由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近三年主旨概括题题量有所降低,但会结合细节理解题出题。同时,主旨题的解题技巧重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不管对解言语题其他题型还是理解判断题和申论题,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把握主旨题的解题技巧势在必行。 三、典型例题详解 接下来,让我们看两道真题,看看怎样解题: 【2011-国考-45】例1:中国历代统治者对户口的管理都极为重视,他们将户口多寡作为国力盛衰与社会治乱的标志,建立了从中央至州、县、乡的完备户籍管理体系。但究其原因,是将户籍作为调派劳役、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以此维护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特权。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烙印,纵使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那道印痕仍难以抹去。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户籍管理体系的文化背景 B.户籍制度存在的历史根源 C.中国古代户籍管理体系的构建方式 D.户籍制度对维护政治统治的深远影响 【答案】A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 【考点】主旨概括 【难度系数】中等 【解析】本段分为3句话,前两句强调了中国户籍管理体系的建立是统治者维护特权的表现,最后句通过指示代词“这”引出文段重点,强调了“文化烙印”对其的影响。同意替换,A项符合。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2012-国考-59】例2:行业收入差异反映了行业壁垒的存在,其给予社会的直接影响就是个人的价值可能是无用的。在市场经济社会,最有价值的本是人才,一个人只要有能力,在不同行业都应该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但是在行业壁垒存在的现实中,个人的价值让位于行业的价值,个人的价值由行业的价值体现,而不是由个人体现,当然此种情况下行业的发展也将受到制约。同时,由于进入行业的机制并不是自由竞争,行业收入差异还将让人们看到公平的缺失和缺位——那些没有能力但有关系进入高收入行业者,他们仅仅因为能够进入而成为了更有价值的人。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行业壁垒的存在体现了用人机制的不公 B.个人价值的高低不应该由行业价值来评估 C.行业收入差异使人们对个人价值的评判发生扭曲 D.行业壁垒使得真正的人才往往被拒之门外 【答案】C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 【考点】主旨概括 【难度系数】较难 【解析】文段的论述主体是行业收入差异,大意是行业收入差异的存在,使得个人的价值不是由个人体现,而是反、映在行业的价值上。换言之,个人价值的高低不体现在个人的能力高低上,而是体现在行业收入的高低上。因此,文段主要说明的问题就是,行业收入差异的存在,使得人们评价个人价值出现了扭曲。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