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之逻辑填空命题规律分析
2016年国考笔试将于2015年11月29日进行,根据大纲要求及历年考试情况分析,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模块中的逻辑填空近年来稳定在20道题左右,占其总题量的1/2,并且难度中等。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很多考生在这一块的正确率并不高。究其原因,没有快速找到突破点是重要因素。面对容易的题没能拿到分数的现状,如何快速突破逻辑填空呢?深圳华图言语理解与表达教研组针对逻辑填空提出一些技巧,在做题的过程中,考生应该多“瞻前顾后”,学会紧抓空前、空后的关键词、句。善用这种方法,有利于考生在考场上秒杀逻辑填空题。 一、国考近五年逻辑填空命题规律分析 通过以上图表可知,近五年来国考言语在选词填空这一部分,主要考查的是实词辨析,总共考了37道,其次是杂糅辨析,考查了5道题,成语辨析和虚词辨析均考查了4道。 二、高分技巧解读 接下来,让我们看两道道国考真题,看看怎样使用技巧解题: 【2015-国考-22】例1:定义的使命是抽象、概括出某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当定义概括不了时,本应修正定义,而有人却常常“开除”那些概括不了的同类事物,以维护定义的纯洁性,这无疑是。 A.自欺欺人 B.掩耳盗铃 C.指鹿为马 D.削足适履 【答案】D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逻辑填空 【考点】成语辨析 【难度系数】中等 【解析】题目重点在于解释性信息的考察。而有人却常常开除那些概括不了的同类事物,以维护定义的纯洁性,即为了维护定义的纯洁,而把一些概括不了的去掉,四个成语中,只有削足适履符合。削足适履: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迁就现成条件。比喻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2014-市考-57】例2:对于家长们来说,能够和孩子一起参与其中,亲身到孩子的进步,是一次难得的亲子活动经历。同时,他们也可以在训练营中受到,得到一些教育的灵感。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感悟启蒙 B.感受启发 C.感觉启迪 D.感触启示 【答案】B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逻辑填空 【考点】实词辨析 【难度系数】易 【解析】考点在于语境信息的考察。文段的意思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亲身感受到孩子的进步,第一空,感悟是用来说明精神层面的,不和进步搭配。感触是短暂的,一时的感触,而文中的进步是永远存在的,感觉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受是感受,有二种解释一是受到;感染。二是体会;感想。文段陈述的内容是家长和孩子的一次难得的亲子活动经历,能体现这种语境的就是感受。 通过华图教育专家例举的这两道题目,相信大家都能够感受到,学会关注空前、后关键信息,对快、狠、准地选择出正确答案是非常有帮助的。希望在接下来这段时间里,大家能够多训练,学会在做题的过程中多多“瞻前顾后”,在考场上秒杀选词填空! 大家如果还有其他问题需要咨询,可添加QQ群139380468。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16:00,华图各科目老师将轮流接受大家的咨询,并带领大家一起做题,也可以直接拨打华图前台电话:0755-82072866。最后,华图教育深圳分校祝大家公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