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如何立意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备战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已经开始了紧张的复习。华图教育为了考生在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取得优秀成绩,为各位考生带来《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如何立意》,介绍申论的立意方式,希望可以助力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以下就是文章的具体内容: 一、什么是文章的立意 简单来讲立意涵盖两层意思:一是文章具体写什么,即文章所要写作的主题;二是文章怎么写,即文章关于这个主题发表什么样的观点。用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将立意表述为:立意=主题+角度/观点。 二、如何确定立意 立意由两个部分构成,因此为了更好地确定,我们有必要分开来讨论。 (一)主题的确定方法 1.题干分析法 很多时候通过题干的分析我们是能够直接得出所要写的主题的,例如2014年国考申论副省试卷作文里:“或许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的那样,慢下来,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结合这一句话的思考分析题干,可以看出这个谈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应该“慢下来”去生活!因为慢下来是有意义的,它可以让人自在有为地生活。又例如2014年国考地市级试卷,“门罗说:幸福总是充满着缺陷,”结合对材料和这句话的思考写文章,分析题干能得出:这是在讨论一种幸福观,而且门罗所持的幸福观是幸福镶嵌着缺陷……所以我们应该是基于对门罗的幸福观进行思考后作答。 2.关键词分析法 所谓关键词分析是指寻找在文章中反复出现的高频关键性词汇,从而确定我们写的主题,这一方法是比较好用的。在2014年国考申论副省级试卷中多次出现“慢生活”的词汇,2014年地市试卷中多次出现“心理健康与人生观价值观导向幸福”的词汇,通过去分析这些关键词汇,能够直观看出主题。 综上所述,大多数的时候通过这两种方法是可以很快找出我们可以要写作的主题的,甚至在一些简单一点的考试中,题干直接把立意告诉给我们了。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读全篇材料去发现作文主题与文章主题的关系、也可以重点分析尾段来找出主题。这些都是考试中常用的方法。 (二)角度选择方法 很多文章写作题目里的要求是“角度自选”,考生最害怕的就是自选,因为根本不知道从何选起。申论文章到底应该如何去分析它的角度呢?下面介绍两种常用方法。 1.段尾分析法 最后一段申论材料通常告诉了我们应该如何去写这个主题,或者说直接告诉了我们行文思路。例如,在2014年国考申论副省级试卷中,材料最后一段里讲了当前人们压力大,讲了快生活的危害:一是影响身心健康;二是慢性自杀。讲了慢生活是健康的,是对生活的反思,它能让人自信,积极,健康最终自在有为……读到这里,相信考生就能够在心中绘制这篇文章的蓝图,这也就是基于对最后一段进行分析上建立起来的。 2.主题—主体—主线分析法 这种方法讲究从全文去分析文章的行文脉络,即材料围绕着某一主题谈了哪些东西,最后我们通过主题,主体,主线的方式弄清楚整个文章的脉络,从而从中抽出属于我们文章的主题,然后在大的主题(材料的主题)的背景下去分析这个主题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行文思路,这是非常实用的一种方法。 以上就是文章的全部内容,希望考生可以认真阅读、科学运用,综合协调各种方法,在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取得优秀成绩! 相关推荐: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申论备考三大误区2016国家公务员备考:判断推理题汇总与解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