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中的重要概念解读(2)
想要在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中获得优秀成绩,考生必须真正的理解逻辑。华图教育为了助力考生的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准备了《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中的重要概念解读》,向各位考生介绍逻辑中的逻辑概念,希望各位考生可以仔细思考,真正地掌握和理解逻辑的要义。 第一、理解逻辑的精神 既然是推理,在推理过程中,就需要遵循逻辑的精神,这就类似我们平时玩游戏需要制定的游戏规则一样。第一个最大的原则就是推理过程中要遵循逻辑的严谨性。例如:“一个穷小子,向富翁的女儿求婚,富翁对他说:“你如果有100万,我的女儿就嫁给你。”小伙子最终如愿以偿,为什么?按照常识理解判断,我们会觉得这个推理的弦外之音就是“没有100万就不会嫁女儿”,其实这样的理解在逻辑里就是错误的。就是犯了不严谨的错误,因为富翁只说了如果有100万,会嫁女儿;如果没有100万,会不会嫁女儿?富翁并未提及,没有提及那就意味着有可能嫁也有可能不嫁。 第二、理解逻辑中的关键词“有些” 1.有些的含义 有些一词来源于英文中的some,some在英文中的一个意思是“数量不确切”,即我们逻辑中的“有些”。在逻辑中,“有些”只强调一个字:有。只要是“有”,只要是“存在”,就可以说是“有些”。 2.生活中“有些”&逻辑中“有些”的区别 逻辑中的“有些”:强调“有”,有些的范围及等值概念。“有些”包括三层含义:某个、部分以及所有,总括来说就是“至少有一个;生活中的“有些”:强调“些”表示部分,这里的部分是少数到一半。 3.有些的推理误区 错误推法:有些是→有些非。例如:根据一群人中有些是党员不能推出有些不是党员。 第三、理解“逆否命题”助解假言推理 1.什么是命题 命题是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由系词把主词和宾词联系而成的句子。 2.命题的四种形式 原命题:P→Q;逆命题:Q→P;否命题:非P→非Q;逆否命题:非Q→非P 例如: “所有人要呼吸”称为原命题为真 逆命题是“所有呼吸的都是人”为假 否命题是“所有不是人的不呼吸”为假 逆否命题是“所有不呼吸的不是人”为真 真题演练:刑警王某从某个杀人现场勘察完毕回到局里。门卫老张问他结果怎么样,王某说知道了杀人犯到过现场。老张知道王刑警在调侃他,因为根本无须王某告诉,他就知道: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一定在现场。但据此回答,我们可以推知: A.如果张三案发时在现场,那么他就是杀人犯 B.如果李四不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就不在现场 C.如果王五案发时不在现场,那么他就不是杀人犯 D.即使许六不在案发现场,也有可能是杀人犯 【华图解析】C。题干中根据是杀人犯=>在现场,A选项是根据在现场=>杀人犯是原命题的逆命题,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一般为假;B选项为原命题的否命题原命题为真,否命题一般为假;C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原命题为真,逆否命题也为真。根据逆否命题为真,可知D错误。 以上就是文章的全部内容,更多相关知识请持续关注华图教育。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将为您提供最及时的公务员招考信息、最前沿的公务员应试技巧、最精心的公务员招考辅导课程以及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信息。了解更多关于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请关注华图教育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 相关备考入口:2016年国考行测技巧|2016年国考申论备考|2016年国考申论热点历年国考真题 |必备2016年国考图书|2016年国家公务员招考信息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