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言语分析助力数学运算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数学运算是考生备考的难点,华图教育认为,做数学题也要懂得语言分析,读懂题干是快熟解题的关键。针对这一思想,华图教育总结出《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言语分析助力数学运算》,希望对各位考生的备考应考有所启发。 一、分析能力是基础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考生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和运算。可以看出分析能力是解决数学运算题目的基础,将题目进行透彻分析后,答案很快就能找到。所以,做题之前首先要锻炼分析能力,怎么锻炼这种能力呢?分析能力需要先掌握言语分析的能力,放到数学运算题中其实就是要学会将语言描述转变成数学式子的能力。 二、真题示例 写出数学算式,分析每个量之间的关系,利用简便方法,快速运算,得出答案。下面华图教育专家举2个例子,告诉如何用语言描述转变成数学式子。 例1.农民张三为专心养鸡,将自己养的猪交于李四合养,已知张三、李四共养猪260头,其中张三养的猪有13%是黑毛猪,李四养的猪有12.5%是黑毛猪,问李四养了多少天非黑毛猪? A.125头 B.130头 C.140头 D.150头 答案C。 【华图解析】题目中问李四养了多少头非黑毛猪,那我们就要找到与李四养的非黑毛猪有关的量。题干中说道李四养的猪有12.5%是黑毛猪,也就是1/8是黑毛猪,那就可以推出,李四养的猪有7/8是非黑毛猪,转变成数学式子就是李四养的猪总头数7/8是非黑毛猪,根据整除特点就可以快速判断出,李四养的猪是能被8整除的,而非黑毛猪是能够被7整除的。所以答案选择C。 例2.甲、乙、丙三辆车的时速分别为60公里、50公里和40公里,甲从A地,乙和丙从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途中甲遇到乙后15分钟又遇到丙,问A、B两地相距多少公里? A.150公里 B.250公里 C.275公里 D.325公里 答案C。 【华图解析】题目中甲从A地,乙和丙从B地同时出发,途中甲遇到乙后再遇到丙,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出,甲和乙同时出发,途中相遇,二人走的总路程就是A、B两地之间的距离,所用时间相同,所走路程与其速度成正比,转变成数学式子就是S甲:S乙=V甲:V乙=6:5,由这个数学式子我们可以得出,A、B之间的距离能够被11整除,观察选项只有C满足条件。 做数学题言语分析能力同样重要,希望考生们可以在备考中强化练习,争取在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获得优秀成绩!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是您报考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最得力帮手,我们将为您提供最及时的公务员招考信息、最前沿的公务员应试技巧、最精心的公务员招考辅导课程以及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信息。了解更多关于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请关注华图教育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 相关备考入口:2016年国考行测技巧|2016年国考申论备考|2016年国考申论热点历年国考真题 |必备2016年国考图书|2016年国家公务员招考信息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