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家公务员行考试行测测备考:矛盾法解决真假话问题
华图教育公务员考试网整理“2016国家公务员行考试测备:矛盾法解决真假话问题”供广大考生参考使用,更多关于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请关注华图教育公务员考试网。 一、基本步骤 首先,矛盾法解决真假话的基本步骤如下: ①简化题干结构。题干中会存在一些对解题并没有实际价值的文字,将其去掉可以加快大脑处理文字的速度,从而加快解题的时间。 ②找到互为矛盾的两句话。因为互为矛盾的两句话具有永远一真一假的意义,我们也就至少确定了一部分真假话的情况。 ③结合题干其他信息,确定真假话的情况。也就是把能够直接判断出真假的话找出来。④对应选项,选择正确答案。务必要养成边做题目、边排除选项的习惯,毕竟考试只要求选出正确答案即可,能够节约出来的时间越多越好。 二、例题详解与分析 【例1】教师让四名学生每人去拿一只桌球,不论什么颜色。学生拿了球后,教师发现唯一的一只白球被拿走了,问谁拿了白球。 甲说:我没有拿白球。 乙说:是丁拿的白球。 丙说:是乙拿的白球。 丁说:白球不是我拿的。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那么拿了白球的是: A.甲B.乙C.丙D.丁 【解析】答案A。 ①简化结构:甲:非甲 乙:丁 丙:乙 丁:非丁 ②找矛盾:明显可见,乙的话与丁的话互为矛盾,即一真一假,③确定真假话情况,已知四人只有一真,真话必然在乙、丁之间,那么余下的甲、丙必然为假话,甲为假话,可知其矛盾为真,也就是甲拿了白球,④答案选择A。 2、某机构决定从五位业务骨干中选派一人到国外学习,这五位骨干分别是赵、钱、孙、李、周。在决定选派人选之前有如下对话: 赵说:或者是我去,或者是孙去 钱说:周不去 孙说:如果不是李去,那么就是钱去 李说:既不是我去,也不是钱去 周说:既不是孙去,也不是赵去 最终确定人选后发现以上对话中只有两个人说对了,那么被选中的是()。 A.赵 B.钱 C.周 D.李 【解析】答案C。 ①简化结构:赵:赵或孙 钱:非周 孙:非李—>钱 李:非李且非钱 周:非孙且非赵 ②找矛盾,发现赵的话和周的话矛盾,孙的话和李的话矛盾,即两真两假,③题干中有两真,即三假,那么除了赵、周、孙、李的两真两假,钱必为假,即可知周被选中,④故答案选择C。 【小结】类似于上面的真假话问题,大多可以采取此方式。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中逻辑判断这一块难度相对较大,如果在考试时候使用类似方法,你会发现速度以及准确率都有较大改善。建议考生们复习时要注意真假话的问题,因为它的应用范围较广,在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甚至企业招聘中都会有涉及,考生们掌握了此法,就有更多机会获得自己想要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