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奇偶性的三种应用环境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中数量关系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考生复习的重点和难点。而在数量关系的考察中,“奇偶性”成为近几年各地公务员考试的冷门题型,大家在复习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建议考生要注重此类题目的复习。 什么时候用奇偶性来解题是关键点,下面给大家介绍三种应用环境。 一、题中出现了奇偶字眼 【例题】 A、B两个班级,拥有的人数一奇一偶,A班人数的3倍与B班人数的2倍之和为114人,问哪一个班级人数一定为偶数? A.A班B.B班C.A班B班均是D.无法判断 【解析】 3A+2B=114,2B一定为偶数,所以3A也为偶数,得到A为偶数。题目明确告知A、B两个班级一奇一偶,因此选A。 【例题】 某班部分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每张试卷有50道试题。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道给3分,不答的题,每道给1分,答错一道扣1分。试问:这部分学生得分的总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A.奇数B.偶数C.都有可能D.无法判断 【解析】 本题要求出这部分学生的总成绩是不可能的,所以应从每个人得分的情况入手分析。因为每道题无论答对,不答或答错,得分或扣分都是奇数,共有50道题,50个奇数相加减,结果是偶数,所以每个人的得分都是偶数。因为任意个偶数之和是偶数,所以这部分学生的总分必是偶数。 二、不定方程 【例题】 满足等式1983=1982x-1981y的一组自然数是 A.x=12785,y=12768 B.x=12784,y=12770 C.x=11888,y=11893 D.x=1947,y=1945 【解析】 由于1983是奇数,1982x是偶数,则1981y必是奇数,即y必是奇数,排除AB,然后代入C尾数法验证C符合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