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主谓拆分法巧解前提型判断推理(2)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发布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主谓拆分法巧解前提型判断推理,下面是关于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主谓拆分法巧解前提型判断推理这一问题的具体分析,更多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答题技巧,请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当中三段论题目是常考知识点,也是考生们必须准备的一个重点和基础,前提型题目是指题干中给出了一个有效条件,同时给出了结论,问我们要让结论成立需要补充什么条件。 要想解决前提型题目,就需要我们对三段论的形式非常熟悉,从而能够灵活多变地找到题干中结论成立所需要的条件,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三段的四种标准形式: 所有A是B,所有B是C,那么所有A是C。 所有A是B,所有B不是C,那么所有A不是C。 有些A是B,所有B是C,那么有些A是C。 有些A是B,所有B不是C,那么有些A不是C。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三段论的特点: (1)每个三段论中有且只有三个项ABC,并且这三项的外延是完全相同的,每个项在完整的一个三段论中都出现2次; (2)每个三段论中小前提都有“是B”,大前提都是“所有B”,同时把“是B”与“所有B”消掉,得到的就是结论; (3)B项是前提中有而结论中没有的项,是建立A项与C项的中间项。 在了解三段论的标准形式和基本原则后,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来进行主谓拆分去解题。 “主谓拆分法”是按照三段论的标准形式来分析的,是一种比较根本的方法,它能解决所有前提型的题目。 所谓“主谓拆分法”就是把题干中给出结论中的主项和谓项进行拆分,拆分成三段论标准的形式。 比如,给出结论是“有些苹果是红色的”,利用三段论的标准形式进行主谓拆分,我们可以分成:“有些苹果是B”“所有B是红色的”,把“是B”和“所有B”去掉,就是我们的结论“有些苹果是红色的”。 根据拆分出来的两个条件,对比题干中已知的一个前提,我们就能知道需要补充的条件该是什么,对比选项就能选出答案。 点击查看相关配套练习:【例题1】【例题2】 以上就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考生们整理的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主谓拆分法巧解前提型判断推理,希望可以帮助到考生们,预祝在2017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一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