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国考大百科全书(89)
申论+行测,这是公务员考试的科目,真说起来申论因为分数比较低,看起来要比行测难。但事实上很多考生发现,申论的分数提高起来很困难,但看似简单的行测也因为知识点比较多,涵盖面广而更有了提升的空间,只要掌握了知识点,就能够有着确切的提分效果!故而,华图教育专家为考生们准备了一本“国考大百科全书”,考生只需要在备考之余抽出几分钟看上几条,放松一下备考的压力,还能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在行测之中发挥作用,岂不是两全其美? 1.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部书,是哪本书的演绎?【春秋】 2.1962年出版的科普作品《寂静的春天》首次提出了环境保护问题。它的作者是哪国人?【美国人】 3.我国国徽的通用尺度有几种?【3种】 4.目前,我国实行垃圾分类存放。废玻璃和废金属应该存放到哪种颜色的桶中?【黄桶】 5.“危如累卵”中的“卵”指的是:【鸡蛋】 6.关于“鸿沟”这个典故,主要内容是:【按双方约定,鸿沟以西归汉,鸿沟以东的归楚】 7.1980年发行的人民币二角背面的图案是:【国徽】 8.3月23日,在太空工作时间最长的空间站“和平号”坠毁,它是在哪年发射升空的?【1986】 9.金星又叫什么星?【启明星】 10."汤姆斯杯赛”指的是:【羽毛球赛】 这些中外的常识都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中经常会考到的要点,希望考生能够进行长期积累,最后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之中一鸣惊人。 相关推荐: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国考大百科全书(1)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三国两晋南北朝汇总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古代史之隋唐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