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国考大百科全书(83)
申论+行测,这是公务员考试的科目,真说起来申论因为分数比较低,看起来要比行测难。但事实上很多考生发现,申论的分数提高起来很困难,但看似简单的行测也因为知识点比较多,涵盖面广而更有了提升的空间,只要掌握了知识点,就能够有着确切的提分效果!故而,华图教育专家为考生们准备了一本“国考大百科全书”,考生只需要在备考之余抽出几分钟看上几条,放松一下备考的压力,还能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在行测之中发挥作用,岂不是两全其美? 1.我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那个朝代?【隋朝】 2.泰坦尼克号沉没于:【大西洋】 3.飞行时产生“音障”的条件之一是:【飞机速度超过音速】 4.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 5.软饮料中香料等配制溶剂的酒精含量是多少?【10.5%以下】 6.树木能减弱噪声吗?【能】 7.我国宪法规定,行使宪法解释权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8.地球的年龄约有:【46亿年】 9."百老汇”是什么建筑的名字?【一条街】 10.中国作家A某去世后多少年其作品不再受法律保护?【50年】 这些中外的常识都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中经常会考到的要点,希望考生能够进行长期积累,最后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之中一鸣惊人。 相关推荐: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国考大百科全书(1)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三国两晋南北朝汇总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古代史之隋唐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