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国考大百科全书(61)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测因为题型很多,知识点太多而成为了大难题,各方面的常识题积累是考生们在行测之中得到高分的最佳法门。那么,如何掌握更多的常识就是其中的关键,是考生能不能在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之中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依据。华图教育专家为靠门总结了各方面的基础常识,为考生们编撰一本“国考大百科全书”,希望考生能够多加学习和积累,在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之中取得好成绩。 1.祖冲之的《缀术》在什么时候被定为学校的课本?【唐朝】 2.“击鼓喊冤”最早产生于:【魏】 3.在我国糖的“祖先”是:【麦芽糖】 4.个人住房贷款保险制度即借款人在申请住房抵押贷款时,需要对所购房屋投保,这属于强制保险。对吗?【不对】 5.为什么用来固定汽车左车轮的螺母是向左旋紧的螺母?【为了行车安全】 6.人们常提到的“杨柳”是指:【两种不同的树木名称】 7.“会计”业务最早出现于:【古代中国】 8.在2000年世界发展竞争力最新排名中,美国居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新加坡】 9.一天中血管病人的最危险的时刻是什么时候?【零晨3点】 10.当变色龙体内的色素细胞集中时,它的身体颜色将会呈现:【浅色】 这些中外的常识都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中经常会考到的要点,希望考生能够进行长期积累,最后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之中一鸣惊人。 相关推荐: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国考大百科全书(1)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三国两晋南北朝汇总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古代史之隋唐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