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三国两晋南北朝(6)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越来越近,考生们都在进行如火如荼的备考之中。不过,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测一直都是考生的难点,尤其是其中的常识题。想要拿到常识题的分数,不仅要在日常之中多积累,更需要多背书,多学习,历史更是不能忽视的要点,这些知识经常在常识题之中出现。夏商是我国古代朝代的起点,其中的很多知识都是历史方面的重要考点,考生一定要多加学习。 三国两晋南北朝 文化科技的发展 【考点6】佛教与道教 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时间,据记载大约是西汉末期,另一说是东汉明帝时:明帝永平十年,蔡愔赴西域访求佛法返国,邀得大月氏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华,并以白马驮回佛像及经卷。其后明帝在洛阳兴建了中国早期的佛寺——白马寺,作供奉佛像及佛法之用。综合以上两种说法,佛教传入之时应在两汉之间,约公元1世纪左右。佛教传入中国后,即受部分皇室及贵族子弟所信仰。其时,东汉皇帝信奉黄老之学及神仙方术,而佛教教理也被视为“清静无为”,故与黄老之学相提并论,佛像往往与老子像、神仙像一同供奉,以祈求多福长寿。此一时期的佛教尚未普及到民间,到了魏晋南北朝,佛教始得到极大的发展。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之一,同佛教、基督教并称现代中国三大宗教。东汉时形成,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道教徒尊称创立者之一张道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后又分化为许多派别。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时宗教形式逐渐完备,以《道德经》(即《老子》)、《正一经》和《太平洞经》为主要经典,奉三清为最高的神,主张人脱离现实,炼丹成仙。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之一,同佛教、基督教并称现代中国三大宗教。东汉时形成,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道教徒尊称创立者之一张道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后又分化为许多派别。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时宗教形式逐渐完备,以《道德经》(即《老子》)、《正一经》和《太平洞经》为主要经典,奉三清为最高的神,主张人脱离现实,炼丹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