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西汉考点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越来越近,考生们都在进行如火如荼的备考之中。不过,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测一直都是考生的难点,尤其是其中的常识题。想要拿到常识题的分数,不仅要在日常之中多积累,更需要多背书,多学习,历史更是不能忽视的要点,这些知识经常在常识题之中出现。夏商是我国古代朝代的起点,其中的很多知识都是历史方面的重要考点,考生一定要多加学习。 西汉 【考点1】文景之治 是指中国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汉初,社会经济薄弱,朝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文帝二年(前178年)和十二年(前168年)分别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是租率最终减为三十税一。文帝十三年,还全免田租。同时,对周边敌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维持和平,以免耗损国力。这就是轻徭薄赋的政策。文帝生活也十分节俭,宫室内车骑衣服没有增添,衣不曳地,帷帐不施文绣,更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因此,国家的开支有所节制,贵族官僚不敢奢侈无度,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这就是休养生息的政策。 汉文帝重视农业,曾多次下令劝课农桑,根据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人员,并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生产。 汉文帝去世,汉景帝即位,初期平定七国之乱。七国之乱以后,景帝开始专心打理朝政,景帝崇尚黄老之说,减少刑罚,减少赋税,兴修水利,提倡农业,要求人心不服的案子进行重审,以免冤狱发生。百姓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创造了大量财富,其间百姓富裕,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安乐,一派盛世景象。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汉王朝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是中国皇权****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也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考点2】汉武帝 (前156年8月-前87年3月29日),名刘彻,汉朝的第七位皇帝。四岁封为胶东王,七岁时册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在位时期,汉朝盛极,称汉武盛世,同时打败了匈奴等民族对华夏的入侵,至今仍为史学家所称道和敬仰。 汉武帝首创兼首用年号的皇帝。登基之初,一改汉初的无为而治政策,大削诸侯势力,颁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推动诸侯分封所有儿子为侯,使诸侯的封地不得不缩减。同时他引入了刺史的官级,监察地方。在军队和经济上,则加强中央集权,将冶铁、煮盐、酿酒等民间生意,编成由中央管理,同时禁止诸侯国铸钱,使得财政权集于中央。他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学在古中国的特殊地位铺路。汉武帝也非常注重人才的开发,他确立了察举制度,是中国有系统选拔人才制度之滥觞,对后世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