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考行测备考:必要条件与反面论证实质之妙用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到来,考生们进入紧张的备考阶段。在考试中言语题目是行测科目的卷面第一棒,又是其他理解类题目的基础,因此,对言语的把握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言语中一些较难的题目如何处理。下面,河北华图带您来学习巧用必要条件与反面论证的实质,突破言语难题。 必要条件和反面论证是言语片段阅读中常用的技巧。必要条件的典型格式是“只有……才……”(“只有”可省略),其他格式还包括“必须、需要、应该、应当”等词语。除此之外,“A是B的必要条件/基础等”“B以A为必要条件等”都是其相同格式的转换,格式较多,表述非常灵活,需要大家掌握扎实。不管如何变,必要条件的重点永远是实现该目的的条件对策。例1:只有好好备考,才能考生公务员。这句话中,强调重点为“好好备考”。 反面论证大家也不陌生,典型的标志是“否则”、“不然”以及“如果不”引导的后果条件句。例2:你要好好备考,否则考不上公务员。例3:如果不好好备考,你就考不上公务员。看到否则不然,直接前找,例2强调重点为“好好备考”。看到“如果不”可以直接反推,强调重点还是“好好备考”。除此之外,还有隐性的反面论证也就是省略了标志词,例4:不好好备考,就考不上公务员。强调重点与之前的句子一致。 分析完这四个句子,我们会发现,不管是必要条件还是反面论证,强调重点是一致的。这就告诉我们,其实必要条件和反面论证的实质相同,就是告诉别人如何去做,强调的是对策。因此,我们这两种形式是可以互换的关系,尤其是在主旨句和选项的同义转换之间,一定要擦亮眼睛。 下面,我们来看两道典型题目。 【真题1】审计部门的审计,只是对相关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但是问责的权力并不在审计部门,他们的职责是发现问题,然后把问题移交给司法等相关部门去查处。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了其他部门依法依规的后续处理,那么审计部门所做的工作就会付诸东流。公众呼吁“审计清单之外还应该有一个问责清单”,原因正在于此。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A.审计部门的职能范围有待拓宽 B.审计工作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流程透明 C.问责程序是审计工作发挥效用的保障 D.公众对审计、问责机制的建议应受重视 【解析】文段第一句话,转折之后是重点,强调问责的权力在司法等部门;第二句话通过反面论证再次强调这一点,反推一下,即“要有其他部门依法依规的后续处理,审计部门工作才不会付诸东流”,为;必要条件关系第三句话是用“公众”举例,再次强调“问责”的重要性。因此,主旨隐含在反面论证之中。反面论证的实质又是对策,与必要条件相同,强调的主体为“问责”,选项中,只有C为必要条件的表述,且语义相符,因此答案为C选项。 【真题2】云南是“生物王国”,而且地处大江大河的上游,是江河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曾有一段时间,云南想通过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绕过工业化来发展,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旅文化。现在看来,如果工业或者相关产业发展不到位,第三产业就没有服务对象,不仅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制约,生态环境保护往往也因缺乏社会经济资源,难以持久维持。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云南经验证明发展工业与保护环境两者并举不悖 B.在云南单纯发展第三产业,保护环境的作用不大 C.在云南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较多困难 D.在云南发展工业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条件 【解析】“现在看来”引导主旨句,通过反面论证的形式表现,反推一下为“工业或相关产业发展到位,生态环境保护才能维持”,对应选项,只有D是必要条件关系,因此答案为D。 当明白了必要条件和反面论证实质相同时,在对比选项时就会更加确定,锁定唯一项,一击即中,一切也就变得简单了。最后,希望考生能多练习、多思考,提高解题的正确率,金榜题名,步入我们国家公务员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