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公务员国考面试热点:“政绩工程”≠政绩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近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了贵州省纪委监委梳理的典型案例汇编,其中对贵州省独山县委原书记潘志立的案情剖析引发关注。据报道,为了政绩,潘志立罔顾独山县每年财政收入不足10个亿的实际,盲目举债近2亿元打造“天下第一水司楼”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潘志立被免职时,独山县债务高达400多亿元,绝大多数融资成本超过10%。##@@面试热点独家解析@@##公开资料显示,这个所谓的“天下第一水司楼”,已经申报了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最高琉璃陶建筑;世界最高水族、布依族、苗族民族元素建筑;世界最大牌楼。这几项“最高”“最大”,听起来够壮观、够气派,然而独山县的经济基础却和“高大上”沾不上边。截至今年5月的国家级贫困县名单显示,独山县依然位列其中,而且债务压力很大。面对不容乐观的财政状况,脱贫攻坚的紧迫形势,贫困县需要深刻地意识到,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要将它花在最需要的地方——豪掷1/5财政收入,追求“高大上”,除了满足个别人的面子、少数人的利益冲动外,对老百姓究竟能有几分好处?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案例之所以被精选出来,是因为类似的事情并不鲜见,只是程度有轻重、范围有大小而已。去年9月,国务院扶贫办约谈了8个贫困县市,发现不少地方出现城建“贪大求洋”、乡村造“大景观”的现象,甚至有的贫困县长期举债,负债率高达336%。今年初,住建部发布通报,点名批评甘肃省榆中县北入口环境整治项目、陕西省韩城市西禹高速韩城出入口景观提升工程存在脱离实际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问题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客观说明了“政绩冲动”对不少人具有吸引力。如今,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依然抱着唯GDP的片面观念,认为大基建、大工程容易把经济指标搞上去,成绩更容易被看到。在此,我们不是反对地方搞大动作,只要能符合好地方情况、展示出地方特色、经过科学论证的,都可以大胆尝试;我们所反对的,是那种一把手好大喜功、决策流程成为“稻草人”的拍脑袋工程。梳理许多案例,一些“政绩工程”之所以不得人心,大都是缺乏必要的财政审批流程,不合乎科学评估的规则和程序。对此,必须要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的法定程序硬起来。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刚性管住一把手的权力任性,让权力经受一定的监督和制约;另一方面,要用好政绩考核的指挥棒,引导地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对照这次典型案例,各地要举一反三、防微杜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具体在实践中,不妨自行检视,对已批待建的项目,要从功能优先的角度出发,重新论证可行性,看看财政支不支持,流程是否已完善;对在建已建的项目,要实事求是,坚决纠正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