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8 14:46:44 医疗卫生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2023事业单位公基辅导:儒家思想之孔子的政治思想
上一篇文章我们着重介绍了周公创立的礼乐制度,该制度所蕴藏之“尊尊”、“亲亲”的精神内核,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渊源。从本篇文章开始,将用较多的篇幅介绍儒家创始人——孔子。众所周知,孔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翻开《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极为深入地思考。为了方便论述,本文将孔子思想简单概括为两个方面:宏观方面的社会政治思想;微观方面的个人君子思想。我们首先探讨孔子的政治思想。
一、承续周公——力主礼乐
之前我们讲到,孔子认为周公创立的礼乐制度极其完美;他本人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当看到春秋末年,礼坏乐崩的社会现实,孔子是忧虑的。《论语·八佾篇》记载了孔子的感慨:“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就文意而言,仿佛是孔子是在强调礼乐制度的落实,离不开人们内心对“仁德”的坚守。但是这又何尝不是对当时人人逐利,仁心不具,礼乐不复的哀叹呢?当看到诸侯犯上作乱、践踏礼乐的丑恶嘴脸,孔子是愤怒的。《论语·八佾篇》记载了孔子的愤怒:“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无疑是孔子对礼制最直接的言语维护。当确定自己的内心信念后,孔子是身体力行、持之以恒的。《论语·为政篇》记载了孔子的坚持:“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十五立志学习礼乐,坚持到七十岁终有所成。数十年间,人生信念从未改变;看似简单,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值得感叹的是,理想是永恒不移的,但社会是发展变化的。以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而言,礼乐制度的产生与破灭自有其客观原因。孔子一味坚持恢复周礼,终究是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这也是导致其不得志于当时的重要原因。
二、继往开来——倡导德治
如果说孔子对礼乐政治的坚守,略有因循守旧之嫌疑;那么其所倡导的另一政治思想,则是历久弥新,即所谓德治。孔子对德治最经典的阐述,见于《论语·为政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值得强调的是,孔子所谓德治,并非是指对群众进行道德宣传,使人民具备各种美德。孔子所倡导的德治,是指为政者居于高位,当修行自己的品德,为天下万民做出行为表率,进而得到百姓的真心拥护;再进而以身作则,化育百姓,改善民风,使得人人皆为有德之人,终至天下大同。正如北极星,居于中央,自身闪亮,而众星拱卫四周;北极亮,则众星皆亮。孔子的德治思想,亦是源自礼乐。礼强调尊尊,乐强调亲亲。但是在尊卑有别的礼乐制度框架内,当政者处于高位,占据主导地位;只有当政者能够修礼示范,以身作则,才能够真正发挥礼乐之教化功能。如果当政者自身不正,则百姓竞相效仿,终会礼坏乐崩,天下大乱。儒家坚守的修身治国、正己正人之思想当源出于此。
综上,孔子所倡导的礼乐政治与德治政治,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前者更侧重于制度架构,后者则偏重于自我修养。相较而言,前者又为后者之产生,提供了制度及思想基础。制度要立足社会实际,及时改革更新。修德则为人人之必备,时至今日,也当为仁人志士所坚守。制度需要改变,所以荀子学于礼,其弟子韩非则脱礼为法,实为制度变革之需要;孟子学于德,而力主性善高论,则是对德治的继承和发展。理清孔子之政治思想,则能够追本溯源,为研究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打下基础。
贴心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