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面试模拟 > 面试热点: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

面试热点: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

2023-03-30 10:01:34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面试热点: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

  【热点链接】

  1. 2023 年 1 月 17 日, 国家统计局发布 2022 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 2022 年, 中国人口 出现近 61 年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 2022 年年末全国人口(包括 31 个省、 自治区、 直辖市 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141175 万人, 比上年末减少 85 万人。

  具体来看, 2022 年全年出生人口 956 万人,人口出生率为 6. 77‰ ; 死亡人口 1041 万人, 人口死亡率为 7. 37‰ ;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0. 60‰ 。 从性别构成看, 男性人口 72206 万人, 女性人口 68969 万人, 总人口性别比为 104. 69 ( 以女性为 100 ) 。

  从年龄构成看, 16-59 岁的劳动年龄人口 87556 万人, 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 62. 0% ; 60 岁及以上人口 28004 万人, 占全国人口的 19. 8% , 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 20978 万人, 占全 国人口的 14. 9% 。

  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 92071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646 万人; 乡村常住人口 49104 万人, 减少 731 万人; 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 65. 22% , 比上年末提高 0. 50 个百分点。

  2. 国际媒体 17 日纷纷关注中国人口变化,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 在经历多年的出生 人口下降后, 中国总人口数开始减少,对长期稳居世界头号人口大国的中国来说,这是一个 新的现实。 英国广播公司( BBC ) 17 日称, 联合国前统计司司长、 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张保罗表示, 中国有“充足的人力资源 ” 和“充裕的准备时间 ” 来应对 人口挑战。

  “中国是否已失去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头衔并让位于印度? ” 《华尔街日报》 17 日报道 称, 联合国 2022 年 7 月发布的预测显示, 印度将在 2023 年超过中国, 成为世界人口最多国 家。

  针对外界预计印度已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预测,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 17 日回应称, 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国, 劳动力资源较为充沛, 两国应用好人口红利, 实 现各自发展振兴, 并为人类未来做出更大贡献。

  【政策理论】

  1. 背景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人口负增长的到来,是人口转变规律长期作用的产物。此前,我国人口负增长惯性的隐 性积累已有很多年了。

  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 我国人口就进入了公认的低出生、低生育行列,开始积累起人 口负增长的势能。低生育背景下,人口之所以保持了正增长,是因为人口正增长惯性作用使 然。

  2000 年前后, 国内人口学界就敏锐提出: 我国已进入后人口转变时期, 宣告了人口极 低出生率、 极低死亡率和极低自然增长率人口新时代的到来。 2000 年 “ 五普 ” 时我国人口 总和生育率仅有 1. 22 , 2010 年“六普 ” 时仅有 1. 18 , 2020 年“七普 ” 时也只有 1. 3 , 生育 率二十年间处在极低水平。不可忽视的是, 低生育率是意愿性的、 内生性的和稳定性的。

  2017 年以来, 人口数量连续六年下降, 人口出生率连续三年跌破 10‰ , 多数适龄结婚 的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在 0-1 孩之间徘徊。这一系列数据说明,人口低增长已经存续一段时间, 人口负增长惯性一旦释放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正式严肃 地摆上议事日程。 而我国生育 - 人口少子化趋势明显加剧, 生育意愿持续低迷, 人口发展的 内在动力严重不足。

  2. 原因

  ( 1 ) 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 生育水平继续下降。 2021 年 15-49 岁育龄妇女比 2020 年减少约 500 万人, 其中 21-35 岁育龄妇女减少约 300 万人。 同时受生育观念转变、初婚初 育年龄推迟( 10 年推迟约 2 岁) 等多方面的影响, 2021 年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继续下降。 总和生育率是指平均每对夫妇生育的子女数。

  ( 2 ) 社会发展带动观念的进步, 特别是女性观念的进步, 导致生育观念发生了变化。 女性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自我职业的期望越高,生育与就业的冲突越大,生育孩子的成本 也越高, 因此, 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女性倾向于少生孩子。数据显示,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 中, 生育一孩居多, 接近 70% ; 高中文化程度者生育一孩和二孩的占比相当, 都在 47% 左右; 小学及以下、 初中文化程度者以生育两个及以上孩子居多, 占比分别为 63. 42% 和 59. 21% 。 在未生育的女性中, 高学历者所占比重也超过了一半。

  ( 3 ) 经济发展带动物价上涨, 生育和养育成本提高。 有专家表示, 在中国生育一个孩 子, 从 0—17 岁的养育平均成本是 48. 5 万元, 全球排名第二, 仅次于韩国。 而且, 养孩子 还包括给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条件, 比如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给孩子辅导功课、甚至包括 给孩子买学区房等等, 这些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根据相关机构 2018 年发布的《中国家长 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显示, 全国有 48% 的家庭, 教育支出占比高达 40% 及以上, 这些压 力导致年轻人恐婚恐孕。

  3. 影响

  ( 1 ) 社会劳动力减少。 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还是以劳动力为主, 如果劳动力减少, 那 么社会的发展势必带来很大影响,尤其是对于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必然需要劳动力推动提升人口减少也就意味着劳动力减少,那么对于国家的发展也会有影响。

  ( 2 ) 社会老龄化问题加重。 2022 年全国人口减少 85 万人,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 中国 在进入净增长人口阶段,那么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将会进一步突出。老龄化严重,将会进一步 消耗社会的存量财富, 由于劳动力减少,社会增量财富就会减少,那么进一步加剧社会财政 负担, 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 也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

  ( 3 ) 经济发展将会放缓。改革开放 30 年, 中国的经济从每年的 9% 下降到现在每年的 5% 左右, 数据下降的背后也可以看出来中国人口减少的数据,那么中国在接下来发展中,如果 人口还在持续减少, 那么中国的经济增长还会进一步放缓, 没有人口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 那么对于中国的发展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就比较缓慢,甚至有些 地区会进入停滞不前的阶段。

  ( 4 ) 年轻人不再喜欢生育孩子。 根据数据调查, 90 后有将近一半的人还没有生孩子, 这也就意味着有一半的人还没有进入到婚姻状态,或者是组建完家庭还没有要孩子。这么庞 大的一个年轻群体, 还没有生育孩子就可以看出生育孩子的观念, 并不是很强烈, 甚至 00 后们对生孩子的问题也会看得比较轻。

  4. 对策

  ( 1 ) 政府层面 “ 催生 ” 政策应该加大力度, 提高精准度是关键。 从长远的国家安全和 战略出发,优化生育、适度生育、鼓励生育是优化人口发展、实现人口均衡发展的第一要务, 因为生育是人口的源头, 决定人口的未来。在低生育 - 高龄化时代, 生育不仅是“家事 ” , 更 是 “ 国事 ” 。 国家要拿出真金白银让公民能享受生育的国民待遇, 分享改革红利, 提振过低 的生育意愿。年轻人恐婚恐育是有原因的,政策就应该对症下药,加大支持生育的相关措施, 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的成本, 加大廉租房、 公租房的供应, 完善普惠托育服务,提高社会 在抚养孩子方面的参与度, 提高适龄人口的生育意愿。

  ( 2 ) 提升劳动力素质, 提高劳动生产率, 寻找人口质量的红利。 未来的几十年, 我们 已经很难再像以前一样,继续吃人口数量的红利了,眼下就应该调转目标,改吃人口质量的 红利, 要达到这个目标, 要进一步提高劳动力素质, 从教育、 健康、 技术等多方面入手, 大 力提升教育普及度, 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推进社会生产率的持续提高。

  ( 3 ) 适时出台延迟退休政策, 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 人口负增长往往伴随着社会老龄 化的加剧, 同时, 随着国人人均寿命逐渐增加,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很多人对延迟退休是 有点抵触的, 辛苦大半辈子, 总希望能够按时退休安享晚年, 也有人会担心, 延迟退休后, 年轻人的机会是不是更少了?但我们要知道的是, 靠一项政策来解决所有问题是很困难的, 延迟退休要解决的是社会劳动力供应不足的问题,从目前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来看,这是第 一位的, 俗话说得好, 老年人是块宝,在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的同时,充分挖掘老年人力资 源, 这才是站在整个社会角度的正确做法。

  【知识运用】

  1. 国家统计局发布 2022 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 2022 年, 中国人口出现近 61 年来的首 次人口负增长。 数据一出, 引发极大关注与热议。 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评分要点】

  ( 1 ) 表明自己的立场, 明确人口相关问题需要客观看待、 主动适应、 积极应对, 包括 更有效实施生育支持政策等措施。

  ( 2 ) 分析人口负增长的原因, 如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 生育水平继续下降; 社会发 展带动观念的进步, 特别是女性观念的进步, 导致生育观念发生了变化;经济发展带动物价 上涨, 生育和养育成本提高等等。

  ( 3 ) 给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比如政策应该对症下药, 加大支持生育的相关措施, 降低 生育、 养育和教育的成本, 加大廉租房、 公租房的供应, 完善普惠托育服务, 提高社会在抚养孩子方面的参与度;提升劳动力素质, 提高劳动生产率, 寻找人口质量的红利, 培养社会 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适时出台延迟退休政策, 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等等。

图书推荐

国考图书 国考图书

课程推荐

国考课程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面试热点: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的相关内容,如果要了解更多面试热点,近来首次负增长!全国人口减少万人相关内容,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3年国考乘风计划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