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事业单位考试 > 备考资料 >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古代文字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古代文字

2022-05-31 09:53:01 事业单位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古代文字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文化类知识以“多”“杂”“偏”“怪”成为很多学生的“痛点”,要掌握清楚有关文化类的理论,也是需要很多考生下功夫的地方。今天,小编带着大家复习一下古代文字。

  五种主要书体:

  一、篆书体

  包含大篆、小篆。大篆是春秋战国到秦时通行的字体,包括著名的“籀文”和“石鼓文”;小篆是秦朝李斯统一的文字,著名的秦代石刻有《泰山刻石》《会稽刻石》。

  二、隶书体

  包含古隶、今隶。隶书讲究蚕头燕尾,为后世楷书、草书、行书的产生和演变奠定了基础。著名作品有《曹全碑》《张迁碑》等。

  三、楷书体

  包含魏碑、正楷。又称正书或真书,出现于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通行。特点是横平竖直。代表人物:①初唐三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②楷书四大家——隋唐之交的欧阳询(欧体)、唐朝的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以及元朝赵孟頫(赵体)。

  四、行书体

  包含行楷、行草。形成于两晋,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五、草书体

  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标准草书。草书直接从隶书演变而来,汉初始有草书。代表人物:东汉张芝,唐朝张旭和怀素和尚。

  以上就是古代文字的相关知识,大家学会了吗?

  【例题】

  1. (判断题)书法四体指“正草隶篆”。(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解析】中国书法习惯上分为“正”“草”“隶”“篆”四体。正书不仅指楷书,还指魏碑。草书则指以张旭、怀素等为代表的狂草,也指大草;还指比狂草规范一些的草书,称小草,以唐代孙过庭的《书谱》为之代表。另外,还有一种隶书的急写,称为章草。介于草正之间的则是行书。隶书产生于秦末汉初,开始主要用于抄写公文,以求简便,后来也用于书写碑刻与摩崖石刻。篆书则是甲骨、钟鼎、石鼓及小篆的总称。故本题判断正确。

  2. (单选题)汉字是语素文字,总数非常庞大,其演化过程也是复杂多变,那么在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中,位于小篆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是( )

  A. 铭文

  B. 楷书

  C. 隶书

  D. 甲骨文

  【答案】C【解析】古代书法的演变顺序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可知,位于小篆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是隶书、草书。隶书是由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2023年吉林事业单位笔试课程
吉林省事考资讯中心:jlhtsydw
最新考试资讯,权威备考资料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