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事业单位考试 > 备考资料 > 2022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管理知识:主要管理理

2022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管理知识:主要管理理论及代表人物

2022-05-24 13:42:24 事业单位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吉林华图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2022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管理知识:主要管理理论及代表人物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管理部分的知识点一直是考试的重难点。例如,泰勒是谁?谁是“经营管理之父”?我们经常讨论的需求层次理论是谁提出来的?今天小编带着大家从管理学概述开始,看一看主要管理理论及代表人物的主要考点。

  一、古典管理阶段

  (一)泰勒及其科学管理理论

  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代表人物,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他提倡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其主要著作有:《科学管理原理》(1911)、《科学管理》(1912)。泰勒使管理由经验发展为一门科学。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每项工作选择“第一流的工人”,实施标准化管理,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主张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实行职能工长制。

  (二)古典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法约尔、韦伯

  法约尔是以大企业为研究对象,提出的是管理整个企业的理论和方法,这一理论不仅适用于公私企业,也使用于其他各种组织,因而他的管理理论被叫做“一般管理理论”。他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成为所谓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以后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此外,法约尔也被称为“经营管理之父”。

  法约尔的突破性思想是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和14项管理原则。他的主要著作是《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德国著名学者韦伯提出了一套现代管理的组织理论—行政集权制理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主要反映在他的《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是所谓官僚制,亦叫“科层制”。

  二、人际关系学说

  人际关系学说是基于“社会人”的假设前提的管理理论,社会人旨在强调人性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当以宽广的视野来看待人性。人际关系学说着重研究组织中的职工在生产中的人群关系,研究作为社会人的职工及其社会需要满足等问题。人际关系学说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梅奥。

  梅奥的突破性思想是动机和团队工作,他的主要作品是是《工业文明中的人类问题》。梅奥主持了著名的霍桑实验。霍桑试验发现:工人是社会人,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必须注意与正式组织保持平衡;提高工人满意度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首要条件,高满意度来源于物质和精神两种需要。

  三、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现代管理理论是在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说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现代科学技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创新而形成的管理学派。与前两个阶段相比这一阶段学派林立,新的管理理论和思想方法不断涌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美国集管理之大成的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将这种管理学理论混乱的现象称作“管理理论丛林”。

  (一)行为科学学派

  许多行为科学家在梅奥等人奠定的基础上作了更细致深人的研究从社会人假设发展到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等,研究的内容也更为广泛,从研究对象所涉及的范围来看。包括: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出版的《人的动机理论》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归纳为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2.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理论。他的主要贡献是X-Y理论,麦格雷戈称传统的管理观点为X理论,他对人性的假设条件是:人天生是懒惰的;人不愿意负责任;人缺乏理智,易受他人影响;人是经济人,将选择在经济上获利最大的事情来做;个人与组织目标总是相矛盾的,因此,组织对员工必须严加管制。Y理论认为:工作于人而言可能是种享受,也可能是种惩罚,因此,人并非天生一定就不喜欢工作,而是要看环境而定;没有人喜欢外来控制和惩罚,人们希望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人在解决组织难题的时候,大都充满活力、想象力和创造性;人不仅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人在追求不断满足的同时,不仅不逃避责任,反而会谋求重任;人和组织的目标在适当的机会,会融合为一。

  3.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双因素包括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双因素理论对管理者的启示是要重视员工工作内容方面因素的重要性,特别是要使工作丰富化,多方面满足员工多方面的需求。

  (二)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赫伯特·西蒙。由于他在决策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贡献,于1978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决策理论的要点主要有: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决策的标准并非是最优;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决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的经验及智能。

  (三)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叫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就是在法约尔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个学派后来经美国的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等人的发扬光大,成为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中的一个主流学派。

  1.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过程的职能五个,即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

  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即各级管理人员都执行着管理职能,但侧重点则因管理级别的不同而异。

  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要因地制宜灵活应用。

  (四)经验学派

  该学派的观点认为,有关企业管理的科学应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然后加以概括和理论化,而后向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实际的建议。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彼德·德鲁克,和欧内斯特·戴尔。其中,德鲁克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对于管理的最大贡献在于它将管理学进行了系统化的升华,从传统管理学进步到现代管理学。德鲁克首次提出“管理学”概念,是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被西方学界尊为“大师中的大师”。

  小伙伴们有没有get到干货呢,我们一起做题试一下吧~

  【例题】

  1. (单选题)最早系统并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管理学家是( )

  A. 法约尔

  B. 泰罗

  C. 韦伯

  D. 孔茨

  【答案】A【解析】管理过程学派,又叫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法约尔是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法约尔的突破性思想是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和14项管理原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2. (单选题)一般认为“管理过程之父”、“科学管理之父”、“组织理论之父”分别是( )

  A. 法约尔、泰罗、韦伯 B. 泰罗、法约尔、韦伯

  C. 法约尔、韦伯、泰罗 D. 韦伯、泰罗、法约尔

  【答案】A【解析】管理过程学派,又叫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法约尔就是这个学派的创始人,管理过程学派就是在法约尔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代表人物,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他提倡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德国著名学者韦伯提出了一套现代管理的组织理论—行政集权制理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管理知识:行政决策的分类

  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公务员为履行国家的行政职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出主意、做决定的活动。行政决策都分哪些类别呢?今天小编带着大家看一看常考的知识点吧。

  1.依据行政决策主体地位的不同,可分为国家决策和地方决策。

  2.依据行政决策涉及问题的规模和影响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战略决策是解决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它影响深远,涉及范围广泛。

  战术决策则是技术性问题的决策。

  3.按决策问题的重复程度不同,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常规性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非常规性决策)。

  程序化决策是对重复出现的、有一定常规可循的问题的决策,也称例行性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是对偶然发生或首次出现的、没有现成规范和原则可循的问题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一般更为复杂,往往具有开创性和革新性。

  4.依据决策条件和结果的不同,可分为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能够确定,决策目标也非常明确,对决策实施的结果也能够确定。

  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都不清楚,决策目标也不够明确,对决策结果也不能控制和预测。

  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险。

  5.依据决策目标要求,可分为最优决策和满意决策。

  最优决策指决策者追求理想条件下的最优目标,选择最优方案的决策。

  满意决策是指决策者根据现实的条件,追求一种满意结果的决策,它以对现实条件的充分分析为基础,选择一种较为满意的方案,以期达到决策目标的一种决策。

  行政决策通常都是满意决策,即相对的“最优决策”,在现实的条件下力求选择最佳决策方案。

  6.依据决策主体不同,可分为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

  7.按照使用的决策方法的先进程度,可分为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经验决策: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认识与分析,以及对决策方案的选择,全凭借决策者在长期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方式所进行的决策。是领导者经常用的决策类型,也是最传统、最常见的决策类型。

  科学决策:决策者凭借科学思维,利用科学手段和科学技术所进行的决策。尽管科学决策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先进决策方法,但是也不能认为经验决策就是落后的方法,是没有价值的方法。

  小伙伴们有没有get到干货呢,我们一起做题试一下吧~

  【例题】

  1. (单选题)按决策的重要程度不同分类,通常用于解决全局性、长远性等重大决策问题的决策是( )

  A. 战术决策

  B. 战略决策

  C. 风险型决策

  D. 常规决策

  【答案】B【解析】战略决策是与确定组织发展方向和长远目标有关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具有全局性、长期性与战略性,解决的是干什么的问题。战略决策是战略管理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其起着承前启后的枢纽作用。战略决策依据战略分析阶段所提供的决策信息,包括行业机会、竞争格局、企业能力等方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2. (判断题)按决策问题重复度不同,可以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解析】按照决策问题的重复程度和有无先例可循,可把行政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又称常规性决策,是指对重复出现的、日常管理问题所作的决策,这类决策有先例可循,能按原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是指对管理中新颖的问题所作的决策,这种决策没有常规可循,虽然可以参照过去类似情况的做法,但需要按新的情况重新研究,进行决策。故本题判断正确。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管理知识:行政执行

  在事业单位考试的学习中,管理一直是大家的难点。行政执行分那些层级?行政执行需要哪些手段,又分哪些阶段?今天小编带着大家看一看行政执行的相关考点。

  一、行政执行的含义

  政府机关及公务人员实施法律、贯彻落实国家权力机关的决策(包括执行党的政策、方针),执行国家政务和执行行政决策,以达到预期行政目标的过程。行政执行是评价行政管理工作好坏的最主要的依据。

  二、行政执行的层级

  在中国,行政执行一般划分为中央级、省级、市级、县级、乡级五个层次。不同层级的政府机关及其工作部门、职位不同,行政执行的内容、重点、手段也不同。

  一般而言,越是上层,执行越宏观、越综合化;越是下层,执行越微观、越专业化。

  三、行政执行的手段

  (1)法律手段;(2)行政手段;(3)经济手段。

  四、行政执行的阶段

  行政执行可分为三大阶段,准备阶段、具体实施阶段和和评估阶段。其中实施阶段是关键环节,是行政执行的核心内容。

  (一)准备阶段

  包括法律准备、组织准备、思想准备、物质准备和技术准备。

  (二)具体实施阶段

  具体的执行阶段是由管理工作的若干功能环节所组成的,这些环节主要包括指挥、沟通、控制和协调等。

  1.行政指挥:行政指挥是行政领导在执行的过程中,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计划,对下属和群众所进行的动员和指导活动。

  2.行政沟通:行政沟通即行政信息沟通,指的是行政体系与外界环境之间,行政体系内部各部门之间、层次之间、人员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和通道传递思想、观点、情感、交流情报信息,以期达到相互了解、支持与合作,谋求行政体系和谐有序运转的一种管理行为或过程。

  行政沟通的类型

  ①按沟通渠道划分: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②按沟通的路线划分: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③按信息流向划分: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④按信息沟通的结构模式划分:单联式、聚联式沟通、互联式沟通

  3.行政控制:行政领导者运用一定的控制手段,按照目标规范行政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

  4.行政协调:所谓行政协调,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行政管理的总目标,把各项行政管理活动加以协作、互相配合,同步地、和谐地完成任务和工作。

  (三)执行评估

  评估实际上是一种反馈过程,它是第二次行政执行过程的开始,也是第一次行政执行的终结。把执行总结列入执行最后一个阶段,能有助于把握行政执行的整体效果,认识执行的完整性。小伙伴们有没有get到干货呢,我们一起做题试一下吧~

  【例题】

  1. (单选题)行政执行环节中,( )是关键环节,是行政执行的核心内容。

  A. 实施阶段

  B. 准备阶段

  C. 评估阶段

  D. 反馈阶段

  【答案】A【解析】行政执行可分为三大阶段,准备环节、具体实施环节和和评估环节。其中实施环节是关键环节,是行政执行的核心内容。在实施阶段,指挥和授权、沟通和协调、检查和指导等环节贯穿始终,考察这些环节,便于把握行政执行的内涵。可见,实施环节是关键环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2. (判断题)行政执行的手段主要有行政手段、强制手段、命令手段等。(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解析】行政执行的手段有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教育手段。行政手段指依靠行政机关内部层级节制的机制,通过命令、指挥、控制、规定、指令等实施政策执行的方法;法律手段指行政机关通过制定行政法律、法规、法令,对行政执行的实施过程进行规范的方法;经济手段指行政机关运用包括税收、罚款、政府开支、政府合同、利息在内的各种经济杠杆,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前提下,通过调节经济变量的关系,达到行政执行的目的;教育手段指行政机关通过宣传、动员、感化、鼓舞等沟通方式,将政策理念输入到人们脑海之中,使之理解政策的内容和意义,自觉地为行政执行服务。所以,行政执行手段不包括强制手段和命令手段。故本题判断错误。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管理知识:行政监督的类型

  行政监督是指各类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督查、督导活动。日常生活中,新闻媒体对政府的监督属于哪种类型?今天小编带着大家梳理一下常考的行政监督类型。

  1.依行政监督的主体划分:

  (1)政党监督,即指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2)权力机关的监督,即指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3)司法机关的监督,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4)社会监督,即社会团体、新闻媒介、人民群众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5)行政机关对自身的监督。

  2.依行政监督体系的划分,可以分为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

  (1)内部监督主要有国家行政机关内部的监察部门、审计部门的专门监督以及上下级、平级国家行政机关之间的相互监督。

  (2)外部监督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监督、政党监督和社会监督。

  3.依行政监督的性质划分,行政监督可分为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

  (1)一般监督是指各监督主体对监督对象的全部行政行为实行广泛的、经常地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如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人民法院等机构依照法律所赋予的权力对国家行政机关所进行的监督。

  (2)专门监督,指担负专门监督职能的行政机关对监督对象的监督,如各类监察机关、审计机关的监督。

  4. 依实施监督的时间划分,行政监督可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小伙伴们有没有get到干货呢,我们一起做题试一下吧~

  【例题】

  1. (多选题)行政监督的社会监督包括( )

  A. 民主党派监督

  B. 工青妇组织监督

  C. 社会舆论监督

  D. 公民监督

  【答案】BCD【解析】社会监督是指由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的监督,主要有公民监督和舆论监督两种社会监督的行为主体,是不具有国家权力的社会团体、群众组织、公民个人和大众传媒等社会力量,这是人民主权原则的直接体现。工青妇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结各个社会团体的纽带,可以代表工青妇的利益进行呼吁,却没有决策的权力。工青妇组织监督属于社会监督。B项符合题意,当选。社会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社会监督(外部监督)的一种,其实质是公众的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属于社会监督。C项符合题意,当选。公民监督是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是宪法赋予公民的监督权利。公民监督属于社会监督。D项符合题意,当选。民主党派在我国属于参政党,民主党派监督属于政党监督。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CD项。

  2. (判断题)外部行政监督是行政监督的体系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直接、最迅速的监督。(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解析】行政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①内部行政监督,是由政府主动实施的行政监督。政府是行政监督的对象,同时也可以是行政监督的主体。内部行政监督是行政监督体系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直接、最迅速的监督。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内部的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②外部行政监督由外在且独立于政府的组织和人员来实施对政府的外部制约,这是针对政府行政的第二道防线,也是最有力、最有效的一道防线。主要包括政党、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社会团体、新闻媒介、人民群众等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故本题判断错误。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管理知识: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与考核制度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是为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进公共服务的发展而制定。事业单位考试中经常会有对该条例的考查,今天小编带着大家看一看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与考核制度的主要考点。

  一、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二、事业单位人员考核的特点

  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体现了分类管理的思想

  2.考核结果使用与事业单位用人和分配制度紧密结合

  三、考核的原则和种类

  考核的原则: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一级考核一级的原则,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考核的种类:对受聘人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

  四、考核的内容和标准

  (一)考核的内容

  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德:主要考核政治、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表现;

  能:主要考核业务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的运用发挥,业务技术提高、知识更新情况;

  勤:主要考核工作态度、勤奋敬业精神和遵守劳动纪律情况;

  绩:主要考核履行职责情况、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取得成果的水平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考核的等次

  年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聘期考核结果可以分为合格与不合格等档次。

  对德、能、勤、绩表现较差,在年度考核中难以确定等次的人员,可先予以告诫,期限为三至六个月。告诫期满有明显改进的,可定为合格等次;仍表现不好的,定为不合格等次。

  五、考核的方法和程序

  (一)考核的方法

  考核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一级考核一级的原则,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二)考核的程序

  事业单位成立负责人为首的考核组织。必要时,事业单位负责人可以授权同级副职或有关机构负责人负责考核。

  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平时考核随时进行,由被考核人根据工作任务定期记实,主管领导负责检查。年度考核一般每年年末或翌年年初进行。年度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

  考核事业单位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工作人员,必要时,可以进行民主评议或民意测验。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年度考核结果如有异议,可以在接到考核结果通知之日起10日内向考核组织申请复核,考核组织在十日内提出复核意见,经部门或单位负责人批准后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其中,如复核结果仍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人员对复核意见不服的,可以向一上级主管单位人事机构提出申诉。

  年度考核工作结束后,考核结果存入本人档案。

  【例题】

  1. (单选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包括( )

  A.基本工资、工龄工资和绩效工资

  B.基本工资、薪级工资和绩效工资

  C.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工资

  D.基本工资、薪级工资和津贴工资

  【答案】C【解析】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国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2. (判断题)事业单位年度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合格和不合格。(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解析】事业单位年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聘期考核结果可以分为合格与不合格等档次。故本题判断错误。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2023年吉林事业单位笔试课程
吉林省事考资讯中心:jlhtsydw
最新考试资讯,权威备考资料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