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1 16:55:07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未知
2023国考行测言语的做题误区你犯几个
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部分,考查的是考生快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敲黑板——“快速”和“准确”。而很多小伙伴做题时往往都是顾此失彼,关注了速度准确率就下降;关注正确性就会超时间答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我们仍然在犯这几种做题的误区:
一、逻辑填空凭感觉
逻辑填空这一部分文段字数在逐年增多,词汇量也在随之增加,而且文段多属于议论文、科技文和说明文等,所涉及到的话题也越来越专业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所以考生对文段话题不熟悉都很正常,也正是因为我们对此存有陌生感,语感也就随之不准确了。但其实逻辑填空一切主观臆断都是“纸老虎”。那么,如何做才能保证和作者的语感相一致呢?
1.寻找提示信息
所有逻辑填空的语境中都会出现一些提示性信息,或许是某个词、句子、标点符号或是关联词,我们都需要留心关注。
提示词语 | 文段中有某个字或词提示我们所填词的含义 |
解释性语句 | 文段中有某一句话为我们所填词语进行了相应的解释 |
固定搭配 | 某些词的搭配是约定俗成的 |
关联词 | 根据文段中出现的关联词判断所填词的含义、程度以及色彩 |
标点符号 | 根据文段中出现的特殊标点判断所填词的含义 |
2.判断语境色彩
文段中的感情倾向是言语中一种通用思维,对于逻辑填空当然也适用。因为从词语的角度讲,词语可以分成褒义、贬义或者中性;从句子的角度讲,句子可分为积极倾向、消极倾向或者中性;从语体的角度讲,词语可分成书面语和口语。我们可以根据文段语境中的语境或用词,判断作者对某一事物的倾向性,由此选出正确选项。
二、过分关注关联词
关联词的确是言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解题技巧,但是不能把关联词当成唯一的解题要点,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一旦文段中没出现关联词,就会造成找重点无从下手的结局。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当文段中出现关联词时我们可以优先寻找并判断,只是不能把所有的希望全都寄托在关联词上,因为关联词的确有一些局限性。例如文段中并没有出现关联词、或者文段中出现了非常多的关联词,让我们眼花缭乱、再或者文段中确实出现关联词了,但是却在分句之中,失去了引出重点的作用。
那么当关联词帮不上我们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我们不要忘了,言语中的另一种通用技巧——主体词,我们可以把主体排除法称之为一种简单粗暴的方法,一旦确定了文段的主体词,在辨析选项时,不包含主体词或者主体词用错的选项都可以排除,这样一来,干扰性十分强的选项基本都能排除掉,剩下的选项也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辨析。
当然,文章的结构也是找重点的一种方法,但是很多小伙伴对于文章的行文脉络总是不敢轻易判断,因为每个人的分析能力不同,对文章结构的认知也就不同。接下来,图图帮助各位小伙伴系统地总结一下总句和分句的标志,希望对各位小伙伴有帮助
总句的标志 | 1.指示代词位于文段结尾,并且指代全文时 3.出现对策时,例如:应该、应当、必须、需要等 4.出现第一人称的表述时,或者专家、科学家的观点时 |
分句的标志 | 1.例子、背景、解释原因、反面论证 2.问题的描述或负面社会现象的表述 3.描述现象的并列关系(后文有总结的) |
三、文段反复读,费时又费力
每当小伙伴们做完言语题时都会不约而同地发出“文段好长”的感慨,更有甚者觉得,言语题做完后完全读不进去其他文段,甚至眼前已经“冒金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一是我们往往会忽略题目中的设问,把简单的题复杂化,没有做到有针对性地阅读;其二是我们会习惯性地“细嚼慢咽”,逐字逐句地分析每句话的含义,以防错过什么;其三是生活中对于文段的阅读有限,碰到陌生的议论文时更加难以理解。
1.做题顺序很重要
课上时相信老师们一定反复强调了言语题的做题顺序,即2-1-3的顺序,小伙伴们需要自己判断题型,对应的解题方法和思路是不尽相同的。忽略了做题顺序造成的后果就是,简单的题需要读好几遍文段,即做无用功又浪费了时间,得不偿失。
2.片段阅读无需逐字逐句
言语的文段阅读无需逐字逐句地细嚼慢咽。当然,任何一个人都没有一下子找到重点的特异功能,我们读文段仍然需要从头至尾地扫读,在扫读的过程中抓住关键信息,进而重点分析即可。
考试在即,希望各位小伙伴能够放松心态,轻松面对,华图教育与小伙伴们相约面试。
以上就是【2023国考行测言语的做题误区你犯几个】的相关内容,如果要了解更多公务员考试,吉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申论,吉林省考行测申论相关内容,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