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9 08:58:45 事业单位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2022年吉林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哲学: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
“意识”一词仿佛有一种点石成金的魔力。比如,网络流行词中有一种表达叫做“意识流xxx”,用来形容一些行为看似朴素但是其中蕴含无穷的深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中,我们了解到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看一看意识的相关知识。
一、意识的产生
1.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发展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2)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到动物感觉心理;
(3)由动物心理飞跃到人类意识。
2. 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1)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而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
(2)语言(意识的物质外壳)也是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3)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并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二、意识的本质
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三、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意识能动作用表现为:
(1)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
(2)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具有高度自控性。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四、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
(1)实践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
(2)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否则,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盲目的。
(3)发挥意识能动作用,还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依靠一定的工具、仪器设备、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状况,只有适时利用已有的物质条件和手段,才能更好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例题】
1. (单选题)某单位领导在讲话中喜欢引用俗语来结束深刻的管理。若该领导希望职工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能够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则其可以在讲话中运用下列谚语中的( )
A.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B.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C.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D.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答案】C【解析】“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指的是不按照木头的纹理去劈柴,必是劳而无功。其寓意是:做事不要硬着蛮干,必须找到它的规律,否则只会出力不讨好,体现发挥主观能动性时能够充分尊重客观规律。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2. (判断题)“欲速则不达”的哲学寓意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
【答案】A【解析】“欲速则不达”的意思是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故本题判断正确。
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