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高分技巧 > 2022年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培养语感,你真的做对了吗

2022年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培养语感,你真的做对了吗?

2021-10-16 09:12:49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2022年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培养语感,你真的做对了吗?

  从历年行测考试来看,言语理解与表达一直都是测查的重点,而在言语理解与表达的众多题目当中,选词填空无疑是最让大家感觉有难度的。我们和身边许多备考的考生做了交流,发现大家的问题各不相同,有的考生是学完了正确率还没有学之前高,有的平时学得不错,一上考场全忘光,还有的呢,是学了一知半解,做题的时候无所适从。那么针对这么多问题,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样去备考选词填空呢?

  首先,我们需要掌握不同类型文段的分析技巧,其次,也需要一定量的词语积累,但是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不讲技巧,也不讲词语积累,我们试着去想一想,技巧和方法掌握的再多,在考场上我们是不是有足够的时间去详尽分析每一个题目?我们是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到的方法?既然这样,我们要靠什么解决问题呢?答案就是“语感”。因为语感是最原始,最不会忘记的。那么,该如何去培养语感呢?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个题目:

  例1

  发展扶贫产业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立足当地自然禀赋,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注重发展山地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学会“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谨防产业“____”,应该看到,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削足适履

  B.千篇一律

  C.急功近利

  D.水土不服

  这道题目的提示信息很明显,在设空处的后面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所以设空处应当填入的意思就是“产业不适合当地”,所以很多考生一下子就选到到了A项的“削足适履”,甚至也有人选B项,但这道题目的正确答案究竟是哪一个呢?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文段:

  “发展产业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立足当地自然禀赋,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注重发展山地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学会“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谨防产业“水土不服”。应该看到,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相信大家看完这个原文段以后就明白了为什么这道题一定要选D项。简单来说就是原文就是这样用词的,但更深层的逻辑其实是只有“水土不服”才是最优的表达,只有填入它才能最恰当最深刻的表达原文的意思。

  再来看另外一道题目:

  例2

  在芯片、操作系统等很多方面,我们需要下定决心,攻坚克难,自力更生。因为一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就有被“____”的威励。所以,我们要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定力,逐渐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业,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釜底抽薪

  B.落井下石

  C.一网打尽

  D.过河拆桥

  这道题目我们根据后文的提示信息可以知道,一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可能会影响到的是主动权,但由于设空处加了一个双引号,所以让很多考生觉得很难确定到底选哪一个选项。我们还是来看一个文段:

  “总之,在芯片、操作系统等很多方面,我们确实需要下定决心,攻坚克难,自力更生。因为一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就有被人“釜底抽薪”的威胁。所以,我们要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定力,逐渐在AI领域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业,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这样,不管是“狼来了”还是“狼走了”,才能泰然自若、从容应对。”

  看完这换个文段以后,大家会发现,当一个题目的选项让我们很难确定选哪一个词语最优的时候,如果你有熟悉的语感,只需要带入备选词语去读,选择起来就会容易一些。

  看过这两个例题以后,我们回头再来看这两个文段,大家会发现,这种文段是非常特殊的,它并不同于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一般文章,也不同于我们过去学过的任何一种文章。它的立意之高远、表达之深刻、遣词造句之考究,都不是一般的文章所能达到的。这类文章哪儿有呢?它一般都是出自于我们非常主流的官方媒体,而且大都是评论文章。

  再来看我们选词填空,不就是要还原文段,接近原文的表达吗?所以在这里提醒大家,平时多去读读官方媒体的评论文章,不断培养语感,再辅之我们平时学习到的方法技巧,这样就算是时间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也能做到最大可能性的还原原文。毕竟,想要像它一样表达,得先学会像它一样思考。

图书推荐

国考图书 国考图书

课程推荐

国考课程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2年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培养语感,你真的做对了吗?】的相关内容,如果要了解更多国考行测言语理解相关内容,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2国考乘风计划启航礼包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