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申论 >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划生态红线促发展进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划生态红线促发展进步

2021-09-24 08:56:05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划生态红线促发展进步

  给定资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其中,关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部署和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需要实行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与管理限值,以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健康。“生态保护红线”是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

  作答要求

  结合“给定资料”,以“生态保护红线”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字数1000~1200字。

  参考答案

  划生态红线促发展进步

  生态保护红线是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其建设目的是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近年来,我国各地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纷纷致力于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工作。“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维护自然环境,正是推进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举措。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革新生态保护及管理体制。不可否认,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生态保护管理体制尚不够先进。政府的环保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工作中极易出现“谁都在管,谁都管不好”的“九龙治水”现象,一些部门更是在生态功能区与其他部门批准建设项目发生冲突时无能为力。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程,需要加强组织协调,明确地方和部门责任,如此一来,势必解决“政出多门”和部门冲突这一窘状,从而推动生态保护管理体制的进步。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反观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绝户渔网”层出不穷,渔业资源岌岌可危,“围湖造田”屡禁不止,湖泊资源朝不保夕。这些“吃子孙饭”的行为无异于杀鸡取卵,绝非长久之计。当下,生态保护红线的横空出世和全面推进则及时遏止了“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为生态环境资源贴上了“保命符”,能够逐步缓解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和不利影响,力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使经济社会真正得以可持续发展。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切实改善民生与增进福祉。无论是“我住雾霾头,君住雾霾尾”的调侃,还是“给我一杯放心水,换我子孙不伤悲”的嘲谑,都是我国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在提醒我们:在人们逐渐重视并追求高质量生活的今天,生态环境问题已对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而今,我国及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推出了一系列“切中要害”的有力措施,并通过卫星监测等方式全天候监管,对水源、植被等作出实施评估,真正让群众享受到优美的环境,喝上干净的水,改善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贯彻这一思想的重要体现,既是“悬崖勒马”的智慧之举,亦是“未雨绸缪”的高瞻远瞩。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科学规划,完善立法,夯实群众基础,并主动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经验,让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助力国家发展与进步。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划生态红线促发展进步】的相关内容,如果要了解更多考试申论模拟题相关内容,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国考结构化面试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