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申论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好词好句积累4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好词好句积累4

2021-09-14 14:55:22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好词好句积累4

  好句积累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好句解读

  这句话出自孟子弟子录的《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内容为:“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写了孟子同梁惠王的谈话。当时各国为了要增产粮食和扩充兵员,都苦于劳动力不足,所以梁惠王要同邻国争夺百姓,采取了自以为“尽心”的措施,可是目的并没有达到。孟子抓住了这个矛盾,指出梁惠王的“尽心”并不能使百姓归顺,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是治国的根本办法。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要施行仁政”等观点。

  2.好句妙用(背诵)

  施行仁政是治国的根本办法。《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记录了孟子同梁惠王的谈话,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孟子答曰:“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孟子指出梁惠王的“尽心”并不能使百姓归顺,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是治国的根本办法。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这个道理对于现代国家的治理同样适用,只有施行仁政,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政府奋斗的目标,才能构建一个美丽和谐的国家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好词好句积累4】的相关内容,如果要了解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相关内容,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国考结构化面试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