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笔试模拟 > 2022国考行测判断推理之翻译推理到底翻译啥

2022国考行测判断推理之翻译推理到底翻译啥

2021-08-22 08:57:35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吉林华图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2022国考行测判断推理之翻译推理到底翻译啥

  翻译推理这个模块是我们整个逻辑当中首当其冲就要学习的模块。翻译推理这类题型的题量虽然在我们的公考当中并不多,大约在1-3道左右,但是还是需要引起各位小伙伴在这个模块的重视,因为这个模块是我们学习整个逻辑的基础,里面的内容还会涉及到逻辑的其它模块。在我们过去的学习当中,并没有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小伙伴们在读题的时候会感觉题目非常的绕,不好理解,如果通过阅读理解的方式去直接解题,那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会非常的低,所以就需要大家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点和一些套路技巧,再予以多加练习,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对这类题目有较大的提升。

  【例1】一个人如果是智者,那么他一定是一位谦虚的人,即一个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才会谦虚,但是,如果一个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那么他就不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由此可以推出:

  A.一个人如果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就是一位智者

  B.一个人如果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他就不是一位智者

  C.一个人如果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他就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D.一个人如果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他一定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就……”,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智者→谦虚

  ②谦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③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不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第三步,进行推理。

  A项:由①②递推可得“智者→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是对该式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

  B项:由①②③递推可得“智者→听进别人的意见”,“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是对该式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

  C项:“听得进别人的意见”是对③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

  D项:“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是对③“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例2】有一盗窃案件,据侦查系二人作案。并初步认定甲、乙、丙、丁、戊,五人是嫌疑犯。而且查知以下情况:(1)甲、丁二人中至少有一人是罪犯;(2)如果丁是罪犯,戊一定是罪犯;(3)只有在丙参与时,乙才能作案;(4)如果乙不是罪犯,那么甲也不是罪犯;(5)丙没有作案时间。

  请问,罪犯是:

  A.乙和丙

  B.丁和戊

  C.甲和乙

  D.甲和戊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关联词“如果……一定……”,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甲或丁

  ②丁→戊

  ③乙→丙

  ④¬乙→¬甲

  ⑤¬丙

  第三步,进行推理。

  ⑤是对③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乙;

  “¬乙”是对④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甲;

  再结合①,根据“否定肯定式”可得:丁;

  “丁”是对②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戊。

  综上,罪犯是丁和戊。

  因此,选择B选项。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2国考行测判断推理之翻译推理到底翻译啥】的相关内容,如果要了解更多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行测相关内容,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国考结构化面试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