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行测 > 2022年吉林省国考行测备考:片段阅读之“主体是谁”

2022年吉林省国考行测备考:片段阅读之“主体是谁”

2021-08-12 13:04:18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吉林华图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2022年吉林省国考行测备考:片段阅读之“主体是谁”

  【示例】在一般人眼里,文学可以超越时空、流传千年,就某门科学来说,由于其时间局限性等原因很难长久流行。唐诗宋词至今仍为人们广泛传播,而中国人又有几个人记得中国唐宋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呢?当然,中国古代包括近现代,科学技术远谈不上发达,科学离流行看起来更加遥远。但即便是在科学发达的西方,其科学的流行程度与文学艺术不能比拟。尽管欧洲文艺复兴,不仅仅是文化的革命、思想的革命,也同样是科学的革命,伴随着一大批科学成果的诞生,但了解者并不多。让科学流行起来需要宽容的社会环境和更多人才。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A.文学比科学更有生命力

  B.文学永远比科学更易流行

  C.科学比文学更易流行

  D.科学与文学可以同样流行

  【答案】D。解析:第一句话说明文学能够跨越流传千年而科学就不行了,第二句话举例说明唐诗宋词能广为流传,但是当时的科学技术不行,第三四五句话说明中国科学技术不行,流传不了,但是西方的科学技术发达,也是流传不了。最后一句话说明想让科学技术能够流传下去需要宽容的社会环境和更多的人才。整个文段第一句话提出观点,二到五句话通过举例证明观点,最后一句话提出对策。文段重点想说明的是要想让科学技术也流行起来,就需要宽容的社会环境和更多的人才,重点强调的是科学技术,D项为同义转述。A项描述正确,但是不是文段重点强调内容,排除。B项“永远”描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描述错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示例】善念如花,善举似果。善念之花常开,善举之果却不易结。心怀善念,是有善端,这就像是水之源、火之星,正是善的基础。然而,如果徒有善念而不为,也不过停留在“想”的层面,既不能给陷入困境的人以帮助,也不能给社会风气注入正能量,最终难免水源枯竭、火星熄灭。就此而言,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善念和善行是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

  B.善念对善行起到了驱动和引导作用

  C.善行比善念更重要,行动比观念更重要

  D.只有落实到善行的善念才是真正的善念

  【答案】C。解析:文段通过比喻说明善念和善行的关系,接下来说明善念常有,但是善举之果却不容易有,接着说明对善念做了个比喻,点明善的重要性,接下来通过但是说明如果只有善念而不去做,最终也会导致善念也会消失。空在段尾,对于全文的总结,整个文段讲述的是善念很重要,但是如果不去做,善行也会消失,强调的是善行的重要性。A项强调的是善行和善念的关系,是并列的,而文段强调的是善行很重要,排除。B项强调的是善念的重要性,排除。C项强调的是善行的重要性,当选。D项强调的是真正的善念是什么,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示例】合乎人类更高层次需求的社会救助,“皆有所养”是不够的,因为人类还有尊严,人的尊严是统领个人权利的核心价值。体面的、合乎人类尊严的基本生活,不仅体现在物质需求,还有精神需要。通俗地说,人不仅要“肚皮”,还要“脸皮”。反窥现实,不论是企业赞助、单位捐赠、政府慰问,都喜欢大张旗鼓地搞捐赠仪式,让领导、捐赠者与受赠人合照、录像,再大肆宣传,不太顾及受赠人的颜面。为了杜绝不合条件者申请借助款,主办单位往往采取将受助人张榜公示、接受举报的办法,让受助者的尊严荡然无存。一些贫困中学生、大学生怕打上贫穷烙印被人瞧不起,干脆放弃申请救助。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目前社会上一些救助行为没有顾及到受助人的尊严

  B.不顾及受助人颜面的救助行为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C.救助,应该满足受助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

  D.社会救助中,受助人的尊严应该得到更多考虑

  【答案】D。解析:第一句话描述了更高层次的社会救助,皆有所养是不够的,因为人还有尊严。第二句话说明合乎人的尊严的生活体现在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第三句话同义转述,说明合乎人的尊严的基本生活是既要肚皮,也要脸皮。四五六三句话通过举例子说明现代社会中的一些社会救助行为不顾受赠人的脸面。反向说明要照顾到受赠人的尊严。所以整个文段强调的是在社会救助中要关注受赠人的脸面问题。A项是对文段中社会救助中存在不关注救助人的行为人的问题进行描述,非文段重点。B项说的是不关注受赠人的脸面带来的危害,非文段主要强调的,排除。C项强调的是要关注受赠人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但是文段主要强调的是要关注精神需求,排除。D项强调的是要关注受助人的精神需求,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

  在第一题中,我们若能明确强调主体是科学,那么A选项非常容易就能排除了;第二题,若能明确强调的是善行,那么D选项也就很容易就能排除了;第三题要是能明确强调的是要关注“脸皮”,那么C项排除也就轻而易举了。所以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明确文段强调的主体是谁,一旦明确主体,一些迷惑选项就能轻而易举的能够排除。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2年吉林省国考行测备考:片段阅读之“主体是谁”】的相关内容,如果要了解更多行测备考相关内容,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国考结构化面试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