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行测 > 2022年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备考干货:我挖空,你来猜

2022年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备考干货:我挖空,你来猜

2021-07-29 08:54:52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吉林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2022年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备考干货:我挖空,你来猜

  各位考生,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语句填空题。语句填空题为公务员考试的常考题型,每年都有考查,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语句填空题通常的形式是,先给定一段文字,然后在本段文字某个位置留出空白,要求学生选出合适的句子填入其中。该题的提问方式是“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认识了这种题型之后,我们再聊一聊语句填空题的解题思路。语句填空题的解题思路:分析前后文——寻找对应信息——匹配选项。“寻找对应信息”说起来简单,但怎么辨别关键信息,找到之后又该如何分析?根据华图教育多年积累的公考经验,下面我们就来跟大家具体分享一下独家秘笈。

  一、看外在

  看外在就是要求所填句子的形式要与文段保持一致。而外在的形式包括,关联词、标点符号、句式一致等。

  关联词:文段横线处前后若出现在关联词,那么在看选项时要寻找与横线前后关联词保持逻辑关系相一致的选项。

  标点符号:注意横线前后是否出现特殊标点符号,例如冒号“:”、破折号“——”表解释说明,分号“;”、顿号“、”表并列。若出现此类标点符号,那所填句子在文段中的作用要与标点符号相一致如果横线前后有特殊的。

  句式一致:横线前后若出现类似排比,句子形式相同,那所填句子也要与之保持一致。

  二、辩内容

  文段中句与句之间一般都衔接紧密,而保持紧密的方式,一般为主题或话题一致。因此,从内容上,我们可以进行比较对照,排除不能对应的干扰项。具体方法如下:

  话题一致:做题时可以分析横线前后文,寻找相关话题,为了保证语句的连贯性,再在选项中寻找话题一致的选项。

  行文脉络:每个文段都有相应的语句结构,例如“总分、分总、总分总”等。可根据横线的位置判别其结构。一般横线位于首句或句尾,多为“总”,可通过分析后文或者前文,得出核心内容。横线位于居中多为“分”,一般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可通过分析前后文得出衔接内容。

  代词指代:若在选项中发现代词,我们一定不能忽略。可通过分析前文寻找是否有可指代内容,若有则验证是否符合逻辑关系,话题是否一致。同理,若横线后有代词,则在选项中寻找可指代的内容,通过前后内容的对应性,选择可指代的选项。

  【例1】科学家认为,未来的仿生机器人并非是要完全模仿人类的所有功能,而是模仿某项功能。这些智能机器人有望成为“超人”,有的具有超强的记忆力,有的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有的听觉功能特强,有的嗅觉功能特强……__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智能机器将超越人类

  B.不同功能的智能机器人可以用于不同的领域

  C.但它并不具备人类的情感,也不具备人脑的灵活性

  D.人类受限于缓慢的生物学进化速度,无法与之竞争和对抗

  【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横线位于最后一句话的位置,可知,横线处填入的信息所围绕的话题应该与前文话题保持一致。横线之前的部分都在强调智能机器人的各种功能。所以横线处也应该围绕功能这个话题进行。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是对智能机器人和人类之间进行比较,这属于文段首句的话题,与横线前的话题不一致,所以排除。B项围绕“智能机器人的功能”这个话题谈论,话题一致。C项谈论的是人类的情感和人脑的灵活性,没有涉及机器人的功能,话题不一致,排除。D项没有谈及智能机器人,根据主体排除法,应当予以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以下是为各位考生总结的思维导图,方便大家记忆。最后,预祝各位考生都能够成功上岸!!!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2年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备考干货:我挖空,你来猜】的相关内容,如果要了解更多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行测相关内容,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国考结构化面试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