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方法技巧 > 2022国考言语备考技巧之如何克服言语选择恐惧症

2022国考言语备考技巧之如何克服言语选择恐惧症

2021-07-09 10:28:16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吉林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2022国考言语备考技巧之如何克服言语选择恐惧症

  在整个行测的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是一个上手最快但提高缓慢的科目。上手快在于每个同学都是中国人,都会说中国话。而正是因为大家自认为言语没什么好学的,平时不重视言语,对老师讲的方法也不大放在心上,都凭感觉去选,选对了也是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提高会相对缓慢。简单的题不必多说,如果遇到二选一的时候一定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去左右为难,最后选择了一个错误的选项,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怎么样去克服二选一时的选择恐惧症,这个方法我们称之为——话题一致。

  话题一致这个知识点在言语中的许多题型中都会应用到,同学们往往看到两个选项比较相似时,大多数情况都是忽略了话题一致,才会纠结。在真正找到相关话题之后,对应选项就不会再纠结。今天在这里老师就几个题型给大家看一下,此方法的有效性。

  第一、主旨类题目

  在这一类题型中基本上需要去文段中找主旨句,选项就是根据文段的主旨句进行匹配。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的正确选项一定会出现主旨句中的相关话题,对比选项,但凡是话题与主旨话题不一致的都可以直接排除,省去纠结。比如:

  自然资源核算的对象,主要是矿产、森林、耕地和水资源等。挪威和加拿大等林业发达的国家,会更重视森林资源的核算。我国则主要强调森林、耕地和水资源的核算。这是因为矿产和化石能源固然重要,但其市场化程度也非常高。然而,森林、耕地和水资源的性质完全不同。它们向人类提供的“产品”,如粮食、木材和水产等,只是其贡献的一部分,更重要的还是其提供的生态服务,如承载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所有这些生态服务都是不能进口的。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 我国为什么选择特定自然资源为主要核算对象

  B. 不同国家对自然资源核算对象的选择各有偏重

  在做题时,这两个选项是同学们最愿意纠结的,这两个选项都没有说错,那么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A选项对应到第三句话,B选项对应第二句和第三句话。因为这道题是一道主旨概括题,同学普遍认知为既然概括,那么概括内容越全面越好,于是选择B选项。可是我们要注意,从“这是因为”开始到文段最后为解释说明,均在解释我国选择森林、耕地、水资源的原因。所以主旨句第三句话,话题为“我国”,那么就不用纠结B选项了,本题应选择A选项。

  第二、语句表达

  在语句表达中,在上课时老师强调话题一致是贯穿始终的。为了保证文段话题的连贯性,在说话时肯定是相关话题一气说完,再换成下一个话题。那么在纠结时也可以看,哪些句子有话题有相关性,进行捆绑,验证。比如:

  以李鸿章为领袖的洋务运动曾给中国带来富国强兵的希望,而经其手签订的各种丧权辱国条约却让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正因如此,一百多年来,李鸿章头顶变换着救国、误国、卖国三顶帽子。对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只有给其一个更为精准的定位,才能更清晰地解读他的所作所为。而在如何定位上,诸多史学著作或抓小放大,或以偏概全,或就事论事,隔靴搔痒,雾里看花,__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 读者难有尽兴之感

  B. 有失公允之处颇多

  C. 真正的佳作甚为罕见

  D. 难以摘掉这三顶帽子

  观察这道题,横线前是逗号,于是在横线处话题与本句话相关性应为最大,那就是史学著作对于李鸿章定位的话题,最终把话题落在了“定位”上。我们来依次逆向思维思考四个选项。A选项话题为“读者”,C选项话题为“史学著作”,D选项话题为“李鸿章”,在话题上来看与本句话都有相关性,但都不全面。B选项“公允”对应“定位”,那么话题一致就可以少去纠结,直接对应B选项。

  关于话题的寻找同学们还是要勤加练习,多去阅读,读懂读透文段,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才会做题越来越快,越来越准。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2国考言语备考技巧之如何克服言语选择恐惧症】的相关内容,如果要了解更多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行测相关内容,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国考结构化面试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